【导读】四川省在城市建设领域成果显著。一方面,通过创新政策与多方协同,近十年成功加装电梯3万部,惠及36万余户家庭,显著提升居民幸福感。另一方面,成都东西城市轴线沱江大桥顺利合龙,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新动能。四川正以民生改善与区域发展双轮驱动,谱写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日,四川省在城市建设领域传来双重喜讯: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工作成果斐然,“四川路径”惠及万千家庭;同时,成都东西城市轴线沱江大桥主梁顺利合龙,为区域互联互通按下“加速键”。从“家门口”的民生关切,到“大动脉”的战略布局,四川正以创新与实干,书写着城市发展的崭新篇章。
创新“四川路径”,破解加梯难题提升民生福祉
自2015年启动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工作以来,四川省近十年累计完成加装电梯3万部,总投资约150亿元,惠及36万余户家庭,让老旧小区的宜居水平和居民的“三感”持续增强。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制度、资金与服务的全方位创新。在政策层面,四川优化表决规则,将门槛降至“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参与表决,参与表决数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有效破解了“一户拦全栋”的困局。绵阳市等地创新的“三不两有一补”做法,更是巧妙化解了底层反对和资金分摊难题。
资金保障是关键。四川省发挥省级财政撬动作用,省市两级奖补资金最高可达20万元。同时,支持业主提取公积金及专项维修资金,并鼓励地方推出“电梯e贷”等金融产品,为加装工作注入源头活水。
在审批与运维上,四川推行“一站式”服务、并联审批,大幅压缩办理时限。针对后续管理,各地探索“楼层系数法”分摊费用,并试点预筹维修基金,创新“连片加装+集中维保”模式,确保电梯“装得好、用得久”。
攻克技术难关,沱江大桥合龙助力区域发展
在聚焦民生“微改造”的同时,四川也在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大工程”。近日,成都东西城市轴线沱江大桥主梁顺利合龙,标志着这条被誉为成都东西向“天府大道”的交通骨干路网工程取得重大突破。
该桥是一座空间异型独塔双索面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全长1010米,最宽处达79米。其合龙作业面临“超宽幅钢梁顶推”“高空风荷载干扰”等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需将对接误差严格控制在毫米级别。
为攻克难关,项目团队采用了“BIM+数字动态调控”技术方案。通过在
顶面布设168个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并依托32台智能千斤顶组成的“步履式同步顶推系统”,对钢箱梁进行三维毫米级微调,最终实现了两个截面的“曲面精准贴合”,展现了中国桥梁建设的顶尖水准。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工程,沱江大桥的合龙为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成渝间的交通效率,推动成资同城化发展,成为构建城市区域联动发展格局的强大动脉。
从提升居民幸福感的电梯,到联通区域发展的桥梁,四川正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以“大工程”促进“大发展”,在新时代的城市建设画卷上,描绘出更加宜居、更具活力的美好未来。
近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关于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四川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城市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更将在工程建设领域掀起深刻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3月10日,惠州市住建局发布信息,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提及建设“好房子”的三方面举措: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至不低于3米;推广新技术等并推动全屋智能;打造不同面积和价位的好房子。同时,住建部将从巩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稳住楼市。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