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广东在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面,通过差异化发展模块化建筑,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先机。同时,在城乡建设中融入地方文化元素,以特色路灯点亮城市风景,促进文旅融合。这一“硬核”产业升级与“温情”城市美学并行的举措,共同展现了广东在产业革新与民生改善、文化传承方面的双重探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实践。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东省正以创新举措双线发力:一方面,聚焦建筑产业现代化,率先在全国布局
试点;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如湛江,则通过文化赋能公共设施,点亮城乡夜色,激活文旅经济。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信息,广东已确立广州、深圳为综合型模块化建筑试点城市,珠海、佛山、惠州、江门为生产型试点城市,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路径。广州提出到2030年智能建造产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深圳计划到2028年累计实施不少于300万平方米模块化建筑项目;佛山、惠州、江门等地则依托制造业、物流和供港优势,加快构建模块化建筑产业集群与标准体系。这一系列举措,旨在以模块化建筑为抓手,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锻造广东建筑业新优势。
与此同时,在粤西的湛江市,一场“以灯载文、以光塑城”的实践正悄然展开。当地将荔枝、菠萝、龙虾、醒狮等地方特色元素融入路灯设计,打造出兼具功能性和文化辨识度的夜间景观。徐闻的“菠萝路灯”、廉江的“荔枝路灯”、雷州的“空铁枢纽灯”不仅提升了乡村照明水平,更串联起夜游动线,带动民宿、特产、文娱等业态发展,实现“灯旅融合”。市民自豪感与游客体验感同步提升,城市文化在光影中生动呈现。
模块化建筑代表的是技术革新与产业跃升,特色路灯体现的是文化传承与民生温度。广东正以“硬科技”与“软实力”双轮驱动,探索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未来,随着试点经验的总结推广与城市美学的持续深化,广东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建设样板。
近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关于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四川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城市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更将在工程建设领域掀起深刻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3月10日,惠州市住建局发布信息,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提及建设“好房子”的三方面举措: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至不低于3米;推广新技术等并推动全屋智能;打造不同面积和价位的好房子。同时,住建部将从巩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稳住楼市。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