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安徽省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推进2025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并已完成住宅老旧电梯维修改造更新专项行动。截至2024年8月底,全省更新电梯3390台,累计惠及超28.85万户家庭。通过国债支持、“四个一点”筹资模式及“保险+服务”机制,持续提升居住安全与民生保障水平。
为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安徽省近年来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住宅老旧电梯维修改造更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最新消息,安徽将委托具备专业能力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2025年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展全面评估。该评估已进入招标实施阶段,重点围绕年度目标任务落实、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施工质量及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全覆盖现场核查。第三方机构将深入检查改造方案与居民意见、小区体检结果的匹配度,排查安全隐患、功能缺陷和偷工减料等问题,并对审计、信访等渠道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核,为后续政策优化和专项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在民生安全领域,安徽省自2024年7月启动的住宅老旧电梯维修改造更新专项行动已圆满完成阶段性目标。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共完成13147台住宅老旧电梯的分类处置,其中维修9240台、改造108台、更新3799台,惠及超过28.85万户家庭,约90万群众受益。数据显示,住宅电梯困人率同比下降约三成,相关投诉量下降近40%,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资金保障方面,安徽累计投入7.2亿余元用于电梯更新改造,其中获批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5.085亿元,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投入1.84亿元,财政补贴约300万元,其他渠道筹资2369万元。同时,省住建厅颁布《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明确紧急情况下可启动快速审批程序,并创新建立应急备用金制度,强化政府兜底保障。
为推动电梯更新工作长效化,安徽探索“保险+服务”新模式,目前已为全省12.35万台电梯提供风险保障达3134亿元,覆盖“全风险、全流程”。多地还通过“四个一点”筹资模式——即“居民出一点、政府降一点、财政补一点、维修资金担一点”,有效缓解资金压力。
此外,安徽省结合“十五五”老旧小区改造规划编制,组织各地对2005年底前建成的小区进行全面摸底,优先将群众加装电梯意愿强烈的小区纳入改造计划。合肥经开区等地已成功利用国债资金完成一批老旧电梯更新,新增无障碍设施,显著提升居民出行便利性。
值得一提的是,电梯更新工作已纳入“皖美红色物业”议事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通过居民听证、集体表决等方式确定方案与品牌,充分尊重业主意愿,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安徽省正以系统化、专业化、民生化的方式不断提升城市更新质量,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近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关于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四川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城市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更将在工程建设领域掀起深刻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3月10日,惠州市住建局发布信息,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提及建设“好房子”的三方面举措: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至不低于3米;推广新技术等并推动全屋智能;打造不同面积和价位的好房子。同时,住建部将从巩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稳住楼市。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