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陕西榆林市住建局为破解建筑安全监管难题,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通过推行网格化管理、开工前约谈、第三方巡查、高压执法等六项创新举措,构建起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安全管理体系。该系列举措精准压实责任,高效消除隐患,为全市房屋市政工程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入贯彻落实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聚焦建筑施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开工前约谈、第三方巡查、高压执法等六项硬措施,持续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切实筑牢建筑施工安全“生命线”。
针对全市建筑工地数量多、分布广、监管力量不足的现实难题,榆林市创新实施“清单制+网格化”管理模式。根据工地规模、从业人数和风险等级科学划分管理单元,为每个项目配备2名专属包抓责任人,定期开展检查指导,公布包抓清单,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无盲区”,真正将安全责任从“纸面”落到“地面”。
坚持“项目未动,安全先行”,榆林市建立项目开工前安全生产强制约谈制度。通过法律宣讲、典型事故剖析、责任追究解读等方式,对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集中警示告诫。截至目前,已组织召开39次约谈会,覆盖33家建设单位、47家施工企业、32家监理企业及141名关键岗位人员,从源头上拧紧安全生产“第一颗螺丝”。
在监管实践中,榆林市大力推进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两场联动”。施工现场严格落实班前晨会、安全日志、执法记录仪使用等制度,确保安全管理贯穿全过程;建筑市场则严查“层层转包”“以包代管”等违规行为,实现双向发力、闭环管控。同时,全面落实三级安全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班前交底等要求,不断提升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为弥补监管专业力量短板,榆林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第三方巡查机构,重点对深基坑、械、高支模、脚手架及高处作业、临时用电、有限空间等危大工程和高风险环节开展专业化排查。两年来累计开展线下检查2170次(项),指导企业整改消除安全隐患9604条,显著提升了风险防控的精准度。
执法监管坚持“零容忍”态度,榆林市每年组织开展全市建筑施工安全大排查。近两年共排查项目3982次(项),整改一般隐患6085项、重大隐患24项,下发整改通知书736份,责令78个项目停工整改,实施经济处罚185.6万元,形成强大震慑效应。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第一时间召开全市警示教育会,推动举一反三、以案促改。
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榆林市先后出台《住建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十条硬措施》《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识别及施工安全作业指南(试行)》,编制《榆林市房屋市政工程精准排查手册》,明确23类关键环节的排查标准与处置流程,推动隐患排查由“凭经验”向“按标准”转变。同时,制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三年计划,投入财政资金498万元,累计培训企业安管人员8675人次,构建起“制度+培训”双轮驱动的常态化安全管理体系。
榆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一步优化监管机制,强化科技赋能,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为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摘自 建筑杂志社公众号 作者:李枭 马鑫
近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关于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四川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城市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更将在工程建设领域掀起深刻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3月10日,惠州市住建局发布信息,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提及建设“好房子”的三方面举措: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至不低于3米;推广新技术等并推动全屋智能;打造不同面积和价位的好房子。同时,住建部将从巩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稳住楼市。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