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成都市双流区机场路社区,青年志愿者与居民携手推动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通过体验式工作坊收集需求、共同施工建设,并编制《社区无障碍自助指南》,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探索出一条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这扶手安装得真好,以后上卫生间心里安稳多了!”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机场路社区,72岁的刘奶奶扶着卫生间新装的扶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场温暖人心的改变,源于一场由居民全程主导的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行动。没有自上而下的指令,而是从居民的“不方便”出发,一步步走向“怎么办”。
改造的起点是一场名为“侥幸者游戏”的戏剧体验工作坊。由社区青年自发组成的“出厂青年行动队”策划组织,邀请老人、孩子和年轻人共同参与,通过闭眼行走、模拟障碍等方式,亲身体验有障人士的日常困境。“闭着眼的时候感觉时间被无限拉长,才知道原来同样在一个世界,但我们的感受差距却非常大。”青年志愿者小龚感慨道。
活动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改造队伍。他们化身“贴心伙伴”,陪伴老年人买菜、散步、如厕,细致记录下地砖滑、楼梯陡、门槛卡轮椅等一个个“小麻烦”,并结合老人意见形成了一份详尽的适老化改造清单。这份由居民亲手拟定的清单,不仅明确了改造内容与优先级,更成为物业和管理方高效施工的“行动蓝图”。
“清单特别实用,一看就知道在哪改、怎么改,省去了大量沟通成本。”物业服务企业工程部王师傅称赞道。与此同时,“出厂青年行动队”还通过线上讨论普及无障碍知识,持续优化改造方案。
从“商量好”到“动手干”,街坊邻居齐上阵。安装扶手当天,青年志愿者小易蹲在地上反复测量位置,征询李大爷的意见;曾义务修家具十余年的李大爷则自制T型木制斜板,解决轮椅通行难题;现场总协调小刘科学分工,确保标识粘贴、扶手高度等细节规范到位。物业也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实现“青年热情+专业经验”的高效协作。
改造完成后,社区悄然发生变化:卓阿姨上楼累了可以坐下歇脚,轮椅居民进出社区办事再无需他人抬行。更令人欣喜的是,青年团队将全过程经验总结成《社区无障碍自助指南》,涵盖工作坊组织、需求清单制定、施工标准与注意事项,为后续社区改造提供可复制的“明白纸”。
“居民从‘旁观者’变为‘主导者’,家园共建的意识真正被唤醒。”机场路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这本指南的最后一页写着一句朴实却有力的话:“方便的家园不是等来的,是大伙儿齐心干出来的。”
近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关于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四川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城市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更将在工程建设领域掀起深刻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3月10日,惠州市住建局发布信息,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提及建设“好房子”的三方面举措: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至不低于3米;推广新技术等并推动全屋智能;打造不同面积和价位的好房子。同时,住建部将从巩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稳住楼市。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