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青岛、济南、巴中等地依托CIM技术构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城市管理问题“快发现、快处置”。通过数据融合与智能算法,实现“一网统管、一图总览”,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城市治理正迈向智能化、精细化的新阶段。青岛、济南、巴中等地积极探索“CIM+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简称“CIM+运管服”)新模式,依托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构建城市治理的“智慧大脑”,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快速发现、精准定责、高效处置。
青岛市以建成区三维模型地图为基础,为350万余个城市管理部件建立“数字身份证”,打造城市运管服平台数字底图。平台汇聚燃气、供热、环卫等多类城市运行数据,并接入5万余路视频监控,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32类城市管理问题实现自动识别、抓拍与派遣。年均流转处置问题超400万件,显著提升管理效率。同时,构建“主动+互动+自动”问题发现机制,市民可通过“点靓青岛”小程序参与城市治理。平台还引入AI大模型实现智能派单,联动1个市中心、10个区(市)中心及600余个基层单位,形成高效指挥调度体系。
巴中市则聚焦“CIM+运管服”双平台融合,整合三维模型、地下管线、公共设施及省级回流数据,构建覆盖城市规建运治全周期的数据资源体系。平台集成窨井盖监管、违建治理、渣土管控等专项应用,结合天气、地势等要素模拟城市运行场景,辅助科学决策。通过“AI识别+网格巡查”双轨模式,今年以来已高效处置超11万件城市问题,实现问题动态追踪与闭环管理。
济南市则打造“城市管理一张图”系统,融合CIM平台与城市管理要素、城市部件、单元网格三大类数据。系统涵盖18类城市管理要素和102万个城市部件,为每个部件建立“电子身份证”,助力巡查人员精准掌握设施位置、权属与状态。轻微问题可直联责任人处理,大幅缩短处置时间。该系统推动济南城市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为市民营造更加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
从“数字底座”到“智能中枢”,“CIM+运管服”正成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关键路径。随着技术不断深化应用,未来的城市将更加“可感知、可分析、可指挥、可预警”,真正实现城市“智”理,让生活更美好。
转载自《中国建设报》 作者:谢展文
近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关于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四川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城市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更将在工程建设领域掀起深刻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3月10日,惠州市住建局发布信息,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提及建设“好房子”的三方面举措: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至不低于3米;推广新技术等并推动全屋智能;打造不同面积和价位的好房子。同时,住建部将从巩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稳住楼市。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