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鄂尔多斯市深化“数字住建”改革,构建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审批提速、质量可控、监管智能。通过“房屋码”打造建筑“数字身份证”,赋能居民查询、物业运维与政府监管。数据驱动决策与场景融合,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和城市智慧化升级。
推进“数字住建”
为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打造高水平“数字住建”工作部署,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以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变革,擘画智慧城市新图景。通过构建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体系,跑出项目审批与建设的“加速度”,锻造了吸引投资的“强磁场”,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强化数字赋能激发审批建设“高效能”
审批效率“三级跳”。依托数字化平台,鄂尔多斯打通部门壁垒,实现“一网通办、并联审批”。企业项目审批周期大幅压缩,材料精简率超30%,跑动次数减少70%以上,远优于周边地区平均时效。
建设质量“全链控”。从图纸审查到施工监理,数字化手段贯穿全程。实时监测关键工序、隐蔽工程,质量问题发现率提升40%,风险预警前置化,确保每栋建筑“表里如一”。 营商环境“金招牌”。高效透明的流程显著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2024年,新增工程类企业投资同比增长25%,企业满意度达98%。
优化创新应用推进管理机制升级
鄂尔多斯市实施“单体码”向“房屋码”的系统性升级,将建设期“单体码”升级为覆盖建筑全寿命的“房屋码”,打造了建筑“数字身份证”。
居民“一码知家”。扫码即可查询房屋建设档案、管线布局、保修信息,维权有据、居住安心。
物业“码上运维”。整合设备台账、巡检记录、报修流程,提升电梯维护、管道抢修响应效率50%。
政府“智慧监管”。动态归集安全检测、抗震加固数据,对既有建筑风险实时预警,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测”。
深化数据应用擘画智慧城市新未来
鄂尔多斯以数据为基,持续深化数字化治理。
决策“用数赋智”。汇聚项目投资、能耗、用工等海量数据,构建分析模型,为产业规划、流程优化、安全监管提供精准支撑。
场景“跨界融合”。探索BIM+CIM平台对接“城市大脑”,推动智慧工地、绿色建造、装配式建筑与数字化管理深度融合,孵化创新应用。
生态“协同共生”。政府、企业、公众通过平台高效协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建设新生态。
从审批提速到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数据孤岛到智慧协同——鄂尔多斯以数字化重绘工程建设管理基因,构筑智慧城市的新范式,为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摘自 《中国建设报》 王小萌
近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关于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四川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城市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更将在工程建设领域掀起深刻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3月10日,惠州市住建局发布信息,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提及建设“好房子”的三方面举措: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至不低于3米;推广新技术等并推动全屋智能;打造不同面积和价位的好房子。同时,住建部将从巩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稳住楼市。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