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正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功能,多地建成集养老、托育、文化、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空间,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幸福生活。
社区是城市公共服务与治理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民生期盼。当前,我国超过6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社区,能否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已成为衡量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尺。近年来,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在全国多地蓬勃展开,致力于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居民打造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圈。
嵌入式服务设施以“小而精、近而全”为特点,充分利用社区闲置空间,因地制宜建设集养老托育、健康服务、文化休闲、便民办事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真正实现服务资源下沉、服务距离缩短、服务体验提升。
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制锦市街道,一座近千平方米的院落式城市服务综合体——“制锦小院”成为居民新宠。街道将
改造升级,打造开放式“红色会客厅”和多功能活动空间,设立儿童照料区、适老化健康驿站、乐邻食堂、青年夜校等,满足“一老一小一青年”全龄段服务需求。78岁的社区居民张阿姨感慨:“腿脚不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服务,真是解决了大难题!”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徐家湾街道西航社区的“丰影邻里西航社区嵌入式服务中心”于今年7月正式投用。该中心分层设置健康养生、学习教育、文化休闲三大功能区,涵盖家政便民、老年大学、舞蹈室、棋馆、运动场、影音室及顶楼农场,构建起立体化、多元化的社区生活服务体系。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于9月9日开业,融合“嵌入式综合养老”“智慧养老平台”与辅具租赁三大服务,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助餐助浴等一站式服务,助力老年人实现“不离家、不离亲、不离群”的养老愿景。
政策支持与数字化赋能为嵌入式服务发展注入新动能。成都市近日出台《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试行)》,为设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多地推动智慧平台建设,如岩寺镇中心接入区级智慧养老系统,西航社区设立长者智慧服务平台,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服务精准匹配与高效响应。
此外,各地积极探索多元共建模式,鼓励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制锦市街社区通过共建单位对接、设立社区基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良好格局。未来,这一模式有望在更多城市社区推广,持续提升嵌入式服务的活力与可持续性。
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技术手段持续升级、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将不断织密民生服务网络,真正让“家门口的幸福”可感可及,让社区成为承载美好生活愿景的温暖家园。
近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关于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四川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城市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更将在工程建设领域掀起深刻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3月10日,惠州市住建局发布信息,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提及建设“好房子”的三方面举措: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至不低于3米;推广新技术等并推动全屋智能;打造不同面积和价位的好房子。同时,住建部将从巩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稳住楼市。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