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江苏南通启动11个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泵房改造,通过“硬件升级+智慧赋能”惠及近6000户居民,提升供水稳定性与水质安全;泰州推行审图审档联合服务模式,优化审批流程、强化数智赋能,助力工程建设提质增效,累计节约投资超11亿元。
聚焦民生“痛点”,疏通服务“堵点”。江苏南通与泰州两地近期分别发力:南通启动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泵房改造,以“硬件升级+智慧赋能”守护近6000户居民“龙头水”;泰州则创新审图审档服务模式,以流程优化和数智赋能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为企业节约成本超11亿元。两地实践,共同书写了惠民生、提效能的“江苏答卷”。
南通:老旧小区泵房改造守好居民“用水关”
“管材壁厚达标,
材质符合食品级标准,可以进场!”近日,在南通市港闸区皇家花园一期小区二次供水泵房改造现场,工作人员正对预制管道进行最后核验。二次供水泵房作为高层住宅供水的“心脏”,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居民用水体验。随着使用年限增长,部分早期建设的小区泵房逐渐暴露设备老化、控制落后、故障易发等问题,“以前用水高峰水流忽大忽小,还短暂停水,确实不方便。”业主胡先生道出居民期待。针对这一民生痛点,南通市今年启动11个老旧小区二次供水泵房提标改造工程,总投入近300万元。改造采用“硬件升级+智慧赋能”系统性方案:优化泵房内部环境与工艺,将水泵控制系统从“一拖二”变频器改为“一对一”专属配置,单台设备故障时备用系统立即启动,大幅提升供水可靠性;施工中创新管道预制模式,提前根据现场尺寸定制组装,停水施工选在用水低峰时段,并配备应急供水设备,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影响。目前改造已全面铺开,部分小区完成管道预制和旧设备拆除,预计年底前全面投入使用,让近6000户居民早日用上“稳压放心水”。
泰州:审图审档联合服务为工程建设“加速度”
“国千智谷产业园项目取得规划许可证18小时内完成审图,泰州世地光伏项目创下3.5小时审图纪录……”近年来,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过下沉服务、压减流程、数智赋能,探索“事前图审、事中指导、事后归档”全过程技术服务模式,助推工程建设提质增效。
在资源力量上做“加法”:审图中心在高新(高港)、海陵重点园区设立网点,开放信息平台专用端口方便就地上传资料;建立“专班预审+中心复审”市区联动机制,城建档案馆推行“123”档案服务模式(每月服务1个项目、举办2次现场培训),确保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按时移交档案。在流程时限上做“减法”:推出重点工程上门服务、容缺受理、倒计时审图等举措,审图时间比国家标准缩短50%以上,平均缩短建设周期30天;2025年通过提前踏勘泰州高铁南站、市第六人民医院项目,现场解决9项技术难题,仅用2天完成审图。在数智赋能上做“乘法”:打造“审图会客厅”汇聚省市专家资源,线上解决100余个项目技术问题,指导优化海阳楼、中行楼加固方案,为企业节约6000余万元;城建档案馆研发一体化管理平台,推广“e档通”二维码,审档时限从10个工作日减至5个工作日,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据统计,该模式已现场解决90多个技术难题,帮助企业节约投资11多亿元。
从老旧小区改造的“民生温度”到政务服务的“效能速度”,南通与泰州的双措并举,正是江苏省聚焦民生需求、优化发展环境的生动实践,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近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关于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四川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城市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更将在工程建设领域掀起深刻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3月10日,惠州市住建局发布信息,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提及建设“好房子”的三方面举措: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至不低于3米;推广新技术等并推动全屋智能;打造不同面积和价位的好房子。同时,住建部将从巩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稳住楼市。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