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浙江安吉余村首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生态文明理念一脉相承。八年来,雄安通过白洋淀生态修复、“千年秀林”建设、绿色交通与低碳建筑,书写生态与民生共赢新篇章,让“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未来之城照进现实。
白洋淀的8月,莲叶接天,荷花映日,水鸟翩跹,一幅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在这片碧波绿意之中,雄安新区正拔节生长,成为新时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样板。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余村提出“两山”理念,开启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如今,这一理念在雄安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自2017年设立以来,雄安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绿色城市典范。
“蓝”是白洋淀,“绿”是“千年秀林”。近年来,白洋淀实施系统性生态治理,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Ⅲ类,野生鸟类种类增至296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90种,被誉为“鸟类天堂”。河湖卫士陈雪飞日复一日巡护淀区,用脚步丈量生态守护的坚持。
与此同时,雄安累计造林48.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1%跃升至35%。王有为等 thousands of村民变身护林员,在守护“千年秀林”的同时实现家门口就业。林下经济带动就业近10万人次,苗木销售超6000万元,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绿色不仅在城外,更融入百姓生活。雄安构建“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的绿色生活圈。悦容公园等家门口的游园成为居民休闲首选,2327个林荫停车位有效缓解“车内蒸笼”现象,车内温度平均降低5℃。
交通出行也迈向绿色低碳。“90/80”目标——绿色出行比例90%、公交占机动化出行80%,正逐步实现。公交站点服务半径缩短至500米以内,未来将达300米,织密绿色出行网络。
在能源结构上,雄安站屋顶1.7万余块
累计发电2878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23万吨;中国中化大厦、中国华能总部等标志性建筑全面采用高星级绿色标准,年发电量可满足近半照明需求,能耗较标准降低20%以上。目前,新区新建楼宇占比达100%,累计减碳超140万吨。从安吉到雄安,跨越时空的“两山”理念,正持续书写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这本生态账,存的是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取的是人民的幸福生活。雄安,这座“未来之城”,正以绿色为底色,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转载自《人民日报》 人民网记者 刘师豪 李雪晴 王红)
近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关于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四川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城市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更将在工程建设领域掀起深刻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3月10日,惠州市住建局发布信息,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提及建设“好房子”的三方面举措: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至不低于3米;推广新技术等并推动全屋智能;打造不同面积和价位的好房子。同时,住建部将从巩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稳住楼市。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