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落实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安徽新实践

建设快讯 2025-09-12

【导读】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聚焦城市更新、韧性安全、绿色低碳、智慧治理和徽风皖韵塑造,实施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加快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构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奋力谱写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篇章。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宏伟蓝图,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将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当好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推动会议精神在江淮大地落地生根,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把内涵式发展贯穿始终,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近年来,安徽把增强城市要素集聚力、配置力作为核心导向,把人、产、城互促共进作为基本路径,把实现城市内涵式发展作为关键策略,大力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推动城市发展从过去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把城市内涵式发展主线贯穿城市有机生命体生长全过程,以功能完善提城市品质,以品质提升增城市活力,推进城市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健全城市更新规划和法规体系,一体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统筹实施好一批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发展工程。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通过机制创新、模式转换、技术赋能、业态导入,打造一批不同类型的片区化更新示范项目,推动全省城市更新工作创新突破、特色发展。

提升城市整体运营水平。搭建整合政府和市场资源平台,组建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促进联盟,引育高品质城市运营商,引导社会主体参与城市建设运营。注重以市场化方式优化城市资源和要素配置,分类盘活城市低效闲置资源资产,推动城市投入产出良性循环。

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高水平建设中国建造(安徽)互联网平台,全面贯通建筑业产业链、数字链、要素链、价值链、服务链,尽快建成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平台,加快培育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

把以人为本贯穿始终,营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2015年至2024年,安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50.97%提高至62.57%,城镇新增人口728万,但对标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城市一些短板弱项还较为突出。我们将进一步站稳人民立场,坚定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系统推进“四好”建设。依托中国建造(安徽)互联网平台,系统集成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组织开展“好房子”建设试点,完善好房子建设政策标准体系,大力发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荐和选树一批“美好家园”小区。有力有序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加快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结合制定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住房的新期待,加快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稳步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范围。改革完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

构建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领域“两重”“两新”重大项目谋划和实施,加力推动城市燃气、供水、排水、污水、供热等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改造,持续巩固提升城市易涝点整治成果,健全城市排水防涝设施体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把集约高效贯穿始终,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我们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协同增效,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生态环境保护提质增效持续向好。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完善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质效,梯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完善建筑垃圾全过程监管体系,加快资源化利用和消纳场所建设,积极推广再生产品应用。健全城市公园和绿道网络体系,建设口袋公园,推进绿地开放共享。

持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扎实开展城市污水管网整治攻坚行动,实施“一厂一策”系统化治理,2025年至2027年全省年均更新改造城市市政污水管网800公里以上、新增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30万吨以上,到2027年年底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3%以上。

推动建造方式绿色化转型。加快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拓展光伏幕墙、光伏围栏等应用场景,支持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建设光伏设施,力争到2027年新增建筑光伏装机容量10吉瓦。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扩大绿色建材应用场景,推进国家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实施城市建设,支持行业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

把特色发展贯穿始终,彰显徽风皖韵魅力

总书记2020年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安徽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划定历史文化街区38片,认定历史建筑6374处,我们将下大力气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塑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城市风貌。

加强挖掘保护。坚持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持续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名录申报、挂牌保护,建立系统完整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和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修缮。

推动活化利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方式路径,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持续打造“大黄山”“武王墩”“六姊妹”“六尺巷”等文化旅游IP,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塑造城市风貌。落实城市风貌管理制度和新时期建筑方针,保持山水脉络和自然风貌,重点加强超大体量公共建筑、超高层地标建筑、城市雕塑等建筑设计管理,推动建筑设计与徽州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等文化融合,充分体现安徽地域特点,塑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城市特色风貌。

把治理投入贯穿始终,提升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总书记2018年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我们将不断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强化科技赋能,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推进城市智慧高效治理。加快完善省、市城市运管服平台,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公共服务“一网通享”,运用“吹哨报到”“接诉即办”等机制,推广“一委一办一平台”城市管理工作体系。

推动城市治理重心下移。深入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快速响应、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拓展“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建设,引领带动城乡环境全面提升。加强城市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巩固拓展“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成效,开展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完善提级快办工作机制,深化开展“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专项行动,不断提升群众对物业服务满意度。

把统筹协调贯穿始终,提高安全韧性水平

从“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韧性城市,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再到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的重点任务,建设韧性城市成为新时代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我们将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把韧性城市的标准和要求融入城市建设治理之中,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打造城市安全发展“安徽样板”。

加快打造城市生命线安全发展先行示范区。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将应用场景由桥梁、供水、排水防洪等领域,拓展至燃气用户终端、瓶装液化气和水环境等,并逐步向县域延伸,构建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城市安全防控体系。

统筹实施城乡安居工程。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完善农村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开展城乡房屋安全提升先行区建设,着力增强城乡老旧房屋抗灾能力,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提高施工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可控。探索构建覆盖房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深入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大力推进餐饮等场所“瓶改管”“气改电”,全面推广使用瓶装液化气监管平台,提升燃气本质安全水平。

摘自 《中国建设报》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查文彪

159 1,844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原创文章未经造价通授权许可,请勿转载
下一篇:

今日材价行情

市场价 信息价 综合价 历史询价

精品资料

狠抓落实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安徽新实践

狠抓落实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安徽新实践

20KB 下载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扎实推进全省水利建设

191KB 下载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扎实推进全省水利建设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扎实推进全省水利建设

43KB 下载
坚定信心 狠抓落实

坚定信心 狠抓落实

19KB 下载
精选 推荐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