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邯郸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在住房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已开工建设1110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惠及工薪阶层及引进人才;同时,峰峰矿区建成13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推动非遗传承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近日,记者从邯郸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该市已全面启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首批共开工建设1110套。该项目重点面向主城区住房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引进的各类人才等符合条件的家庭,旨在通过政策性住房供给,缓解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压力。
据了解,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由政府提供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按照合理标准建设,单套建筑面积最大不超过120平方米。此类住房属于政策性住房,严禁擅自转让或调换,实行“一户一套”制度。申请方面,工薪收入群体可通过邯郸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进行线上申报;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及高校毕业生则可通过邯郸市一体化审核平台提交申请。
近年来,邯郸市始终将住房保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持续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已通过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多种形式,累计解决超过5万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其中,政府产权公共租赁住房达44996套,主城区分配入住率达81%以上,各县(市、区)实现全部分配入住。在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2021年至2024年累计筹集7993套,2024年计划再新增2000套。
为扩大保障覆盖面,邯郸市将进一步放宽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只要连续缴纳养老保险6个月以上,或近两年累计缴纳满1年,即可提出申请。此外,针对“一房多代”居住的家庭,在满足相关条件后,可拆分为多个家庭单位分别申请住房保障,切实提升政策的包容性与精准度。
在提升居住保障的同时,邯郸市峰峰矿区也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积极探索创新。今年以来,该区按照“规模适当、布局科学、业态多元、特色鲜明”的原则,充分利用图书馆、商圈、景区及党群服务中心等空间资源,建成13个集阅读、艺术体验、创意孵化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位于东王看村党群服务中心的苇子灯阵展厅便是其中之一。这一约80平方米的空间不仅系统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苇子灯阵的历史渊源与制作技艺,还设有互动体验区,游客可亲手参与制作。展厅内还引入文化名家工作室,开发出融合剪纸、绘画等元素的文创产品,深受游客欢迎。
“我们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盘活存量资源,打造‘小而美’的文化综合体。”峰峰矿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吕妹介绍,这些新型空间涵盖城市书房、文化驿站、非遗工坊等多种形态,有效提升了文化服务的便捷性与吸引力。
暑期以来,峰峰矿区文化馆、博物馆及各类艺术空间活动不断。磁州窑“创意徽章”非遗体验、暑期电影展映、“青年夜校”兴趣班等活动广受欢迎,接待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00%。大家陶艺公司运营的磁州窑艺术馆增设阅读区,配备500余册专业书籍;艺术街区的咖啡馆引入话剧演出与手工课程,成为年轻人打卡新地标。
从“住有所居”到“文有所享”,邯郸市正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织密民生保障网,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
近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关于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四川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城市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更将在工程建设领域掀起深刻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3月10日,惠州市住建局发布信息,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提及建设“好房子”的三方面举措: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至不低于3米;推广新技术等并推动全屋智能;打造不同面积和价位的好房子。同时,住建部将从巩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稳住楼市。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