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提升城市品质与居民幸福感,安徽省合肥市近期同步推进两项重大民生工程:一方面启动“十五五”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前期摸排,重点聚焦2001—2010年建成的住宅小区;另一方面对城区103座市管桥梁开展集中“体检”,运用科技手段排查安全隐患。从居住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安全维护发力,全面夯实城市运行基础。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安徽省合肥市正以系统性思维推动城市功能升级与民生改善。近期,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与城乡建设局分别部署重点任务,围绕“住得安心”和“行得安全”两大核心目标,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摸排与桥梁安全检测工作,彰显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新作为。
在居住环境提升方面,合肥市已印发《关于做好2026-2030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预申报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十五五”改造前期摸底工作。此次摸排对象为2001年至2010年期间建成的住宅小区,旨在为未来五年改造计划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以瑶海区为例,已梳理出217个符合改造条件的小区,未来将根据“优先急需、分类实施”的原则,优先推进2001—2005年建成、设施老化严重且群众呼声强烈的小区改造,逐步实现城市居住环境的整体跃升。
与此同时,在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领域,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正组织对城区103座市管桥梁开展集中“体检”。检测涵盖高架桥、跨河桥、立交桥等多种类型,严格按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执行,重点排查结构裂缝、承载力下降等潜在风险。为提升检测效率与精度,此次行动广泛应用科技手段:通过无人机航拍对桥梁底部、索塔等高空盲区进行高清影像采集;对重点桥梁实施“荷载试验”,模拟高峰车流,实时监测桥梁振动、位移等关键参数,科学评估其实际承载能力。
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温与汛期天气对桥梁安全构成挑战,必须坚持“早发现、早干预”原则。检测结束后,将依据结果制定维修方案,并加装水位监测报警系统,增强防洪预警能力,确保桥梁始终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从“家门口”的居住环境改善,到“脚底下”的出行安全保障,合肥市正以务实举措织密城市安全网、提升民生幸福感。随着“十五五”规划的逐步推进,这座城市的更新步伐将更加稳健,为市民打造更加宜居、安全、智慧的生活空间。
近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关于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四川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勾勒了清晰蓝图。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城市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更将在工程建设领域掀起深刻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3月10日,惠州市住建局发布信息,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提及建设“好房子”的三方面举措: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至不低于3米;推广新技术等并推动全屋智能;打造不同面积和价位的好房子。同时,住建部将从巩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稳住楼市。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