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截至2024年6月,重庆累计建成综合管廊200公里,出台多项管理及技术标准,推进智慧化建设,9个区县实现44公里管廊智能化运行,有效提升城市安全与治理水平。
记者日前获悉,重庆市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经济、适用、安全、集约的综合管廊建设。截至今年6月,全市累计建成廊体200公里,有效缓解“马路拉链”“空中飞线”等城市治理顽疾,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
据悉,自2016年在南川区、开州区等7个区县启动综合管廊建设试点以来,重庆市通过积极探索,在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和政策制度体系等各方面均取得成效。
据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出台了《重庆市城市综合管廊管理办法》,印发《关于城市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收费的指导意见》《关于城市综合管廊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参考标准(试行)的通知》《城市综合管廊管线入廊协议示范文本》等配套文件,着力完善管线入廊收费制度。同时,重庆结合山地城市特点,出台《山地城市紧凑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标准》《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技术标准》等10余部技术标准和图集,初步建立综合管廊地方标准体系。
同时,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统筹各区县编制《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实施方案》,加强综合管廊年度建设计划管理,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干线、支线、小型综合管廊体系建设,重点推进陶家隧道、一纵线等中心城区干线综合管廊项目,支持高新区打造综合管廊体系化建设示范样板,积极推广综合管廊工业化建造。其中,巴南区、涪陵区、铜梁区等5个区县和1个市级项目已开工28公里装配式管廊,形成廊体19公里。
据了解,近年来,重庆市为推动综合管廊建设,多渠道加强资金保障。2016至2019年,重庆安排市级城建资金支持7个区县开展综合管廊建设试点,根据考核结果对试点项目予以资金补助,累计下达补助资金8.6亿元。推动江津区、南川区、开州区等区县25公里综合管廊成功引入社会资本。2024年,指导重庆经开区东港片区主变电所至书房变电站段综合管廊成功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获批国债资金2亿元,切实保障了相关综合管廊的建设。
此外,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城市综合管廊运营安全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对全市综合管廊运营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定期组织开展综合管廊运营安全评估、隐患排查整治、业务宣贯培训,深入项目一线“上门服务”“对症下药”。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综合管廊和排水领域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区县实施智慧管廊建设,高新、沙坪坝、巴南等9个区县管廊监控平台已建成投用,共计44公里管廊实现智能化运行。
文章摘自:中国建设新闻网 作者:陈斌
2025年3月10日,惠州市住建局发布信息,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提及建设“好房子”的三方面举措: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至不低于3米;推广新技术等并推动全屋智能;打造不同面积和价位的好房子。同时,住建部将从巩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稳住楼市。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