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与工业记忆,通过景观设计、文化墙、红色空间等形式,将地域特色融入小区环境,既提升居住品质,也留住居民的记忆与乡愁,实现文化传承与社区活力的双重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居住环境的升级,也是文化根脉的守护。近年来,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将历史底蕴、红色基因、工业记忆等融入小区肌理,让小区焕发新活力的同时,也留住了居民的记忆与乡愁。
挖掘历史文化 延续文化根脉
历史文化是老旧小区的精神底色,在小区改造中,各地深挖区域历史遗存与民俗记忆,让居民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历史韵味。
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大街社区20号楼前面的空地上,有一个形似“大茶壶”的景观雕塑,旁边配着一个“大茶杯”,这是当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延续文化根脉的一次实践。
大街社区结合所处位置和历史遗存,对老街各类文化元素进行具象化处理后,融入小区。“这里的大集早在清代就已经颇具规模,至今已历经百余年,是大街社区的历史文化符号,因此我们将其画在景观墙上,让大家一进小区就能感受到浓郁历史文化氛围。”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浙江省杭州市米市巷街道左家新村小区挖掘历史人物“左侯”故事,设立“左侯亭”;仓基新村小区在墙体等位置绘制“湖墅八景”、仓基知名历史人物等内容,这些实践均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巧妙地传承了历史。
传承红色文化 凝聚精神力量
近年来,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打造红色空间、开展红色活动,让红色文化融入小区日常,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湖北省武汉市十九街社区将原门卫室改造成老红军工作室,建成以红色党建文化为主题的休闲长廊“红心亭”,形成“一室一廊一墙”(老红军工作室、红色讲堂长廊、彩绘长征精神文化墙),打造集党建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服务平台。
上海市浦东新区莲溪九居小区将原本绿化缺失、遍地垃圾的18号楼旁边绿化带,改造成了“红色印迹”小花园,红船和鲜花相互映照,成了居民驻足留念、拍照的打卡地;将原本无遮无挡、堆放杂物的两个中心长廊改造成冬暖夏凉、美观实用的休闲长廊,长廊内长期开展“我与红色景点的情缘”活动,展示居民们与红色景点的合影,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江西省赣州市丹苑小区改造中,打造了纪念革命烈士伍若兰的“若兰广场”,增设烈士雕塑和生平介绍,让更多居民了解并学习烈士的先进事迹。
此外,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苏家塘小区在小广场建成“十步芳香”红色文化空间,意喻“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设有“红色记忆”长廊等6个区域,使文化空间成为小区居民学习、议事的综合文化阵地。
融入工业文化 留住时代记忆
工业文化承载着城市发展的记忆与脉络,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各地巧妙融入工业元素,让居民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工业文化的深厚底蕴。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林火车站铁路四区小区改造后,铁路主题元素处处可见,富有特色的玉林火车站文化宣传墙引人瞩目。文化墙上绘制了火车头、老式列车等图案,展现了玉林铁路发展史,还有一幅幅铁路知识教育漫画,以涂鸦的形式传播铁路安全知识,不仅美化了小区环境,更传承和弘扬了铁路文化。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省柴小区所处的位置是原湖北柴油机厂,很多居民都是该厂退休职工。当地在小区健身广场砌起齿轮工业文化墙,上面装饰齿轮等工业元素图案和居民贡献的老照片,报废车床零件被做成景观凳,让居民在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工业文化底蕴。老职工傅先生感慨道:“居民们全程参与设计,守住了我们的工厂记忆,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四川省成都市南光印象小区是原国营南光机器厂职工宿舍,改造中,当地挖掘“百年南光”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等,以传承空间肌理、传承文化场景、传承时代精神“三大传承”为支点,营造记忆长廊、艺术画廊、幸福回廊等文化传承微空间。小区还保留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水塔,房屋外立面保留了典型的红砖房设计,让老居民仿佛又回到了记忆中的年代。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关围新村小区居民大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周边电厂、水泥厂、合纤厂等工厂的工人。小区充分尊重关围历史、保留人文特色,将改造过程中废弃的建筑材料设计成景观墙和休闲座椅,创造性地通过新时代景观手法循环利用旧工业文化元素,延续了粗犷的工业质感。
文章摘自:中国建设报 作者:于芸
2025年3月10日,惠州市住建局发布信息,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提及建设“好房子”的三方面举措: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至不低于3米;推广新技术等并推动全屋智能;打造不同面积和价位的好房子。同时,住建部将从巩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稳住楼市。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