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建筑行业追求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装配式建筑与模块化建筑正以 “节能增效、焕新引领” 之势,重塑传统建造模式。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的相关内容,为我们揭开了这些新型建筑技术的神秘面纱,以及它们在珠海落地生根的实践成果。
在建筑行业追求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装配式建筑与模块化建筑正以 “节能增效、焕新引领” 之势,重塑传统建造模式。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的相关内容,为我们揭开了这些新型建筑技术的神秘面纱,以及它们在珠海落地生根的实践成果。 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革新传统建造流程
装配式建筑,顾名思义,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和现代木结构建筑。其核心优势在于 “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 的全流程革新:在工厂完成构件预制,减少现场湿作业;通过免抹灰、外墙集成等技术,让装饰装修阶段效率大幅提升。数据显示,高层住宅采用装配式建筑,总施工周期可缩短 2-3 个月,其中装饰装修阶段的时间优化尤为显著。
模块化建筑:工厂集成实现“造房如造车”
而模块化建筑则是建筑工业化的更高阶段。它将建筑拆分为多个空间单元模块,在工厂内完成结构、管线、装修、家具等全要素集成生产,再运输至现场组合安装,实现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这种模式不仅是智能建造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更将施工效率推向新高度。
珠海实践:港湾新城小学彰显技术优势
珠海在新型建筑技术应用上走在前列。2025 年 4 月 9 日,珠海首个混凝土模块化建筑 —— 港湾新城 - B 区域小学项目完成首次吊装,标志着本地建筑工业化迈入新阶段。该项目位于高新区金鼎片区,总建筑面积超 3.2 万平方米,其中南侧 43 个教室单元采用模块化建造,由 129 个模块组成,模块建筑面积约 3600 平方米。通过这项技术,施工效率提升 30%,整体工期缩短 1/3,计划于 2025 年 7 月竣工,较常规周期提前 4 个月,为教育设施快速落地提供了范例。
智能赋能:新型建造技术驱动行业转型
此外,广东省首个机器人 3D 打印智能建造项目 —— 金湾区红旗镇城市驿站项目,展现了智能建造的创新潜力。智能建造通过智能化系统减少人工依赖,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提升建筑性价比与可靠性,为装配式、模块化建筑提供了技术支撑。 从预制装配到模块集成,从人工主导到智能协同,装配式与模块化建筑正以 “节能、高效、优质” 的特点,引领珠海建筑行业向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为城市建设注入 “焕新” 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