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5年11月24日,《中国建设报》刊发题为《留住烟火气 传承侨乡风》的专题报道,深入解读广东省江门市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保护实践与活化路径。作为承载600余年历史记忆与华侨乡愁的“城市原点”,长堤街区正通过系统性、精细化的城市更新策略,探索出一条兼顾文脉赓续与现代生活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之路。
2025年11月24日,《中国建设报》刊发题为《留住烟火气传承侨乡风》的专题报道,深入解读广东省江门市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保护实践与活化路径。作为承载600余年历史记忆与华侨乡愁的“城市原点”,长堤街区正通过系统性、精细化的城市更新策略,探索出一条兼顾文脉赓续与现代生活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之路。
一、“城市原点”:一座侨乡的历史记忆载体
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江门市中心,是广东省保存最完整、侨乡特色最鲜明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其核心区域墟顶街(又称“三十三墟街”)得名于明代水埗头遗存的33级台阶,是江门城市发展的起源地,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誉为江门的“城市原点”。
街区现存的群多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由本地商绅捐资兴建,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既保留了岭南传统营造技艺,又融入了西方装饰元素,成为侨乡建筑的典范。这些建筑不仅见证了江门华侨“过番”谋生、反哺家乡的历史,更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与开放精神。
然而,随着城市重心转移和商业格局变迁,长堤街区一度陷入衰落:基础设施老化、建筑破损严重、产权关系复杂、业态同质化、原住民外迁等问题交织,使这片曾经充满“烟火气”的老街逐渐沦为“沉默角落”。
二、顶层设计破局:微更新激活历史肌理
面对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挑战,江门市政府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坚持“留人、留形、留神韵”与“见人、见物、见生活”并重,推动街区整体性保护与活态传承。
一方面,构建多元资金筹措机制,设立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发展基金,采用“政府引导+社会资本+侨胞捐赠”模式,成功撬动超130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街区活化。同时,将公有产权房屋及公共空间的运营权市场化让渡给专业企业,提升街区运营的专业性与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实施“微更新”策略,在不破坏原有街巷肌理的前提下,对启明里等片区进行精细修缮。保留老建筑、老街巷和传统生活场景,将其改造为集非遗展示、侨创办公、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共享空间。蓬江区政府还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引导街区发展非遗体验、侨乡美食、文创零售等特色业态,重塑街区“烟火气”。
三、品牌焕新升级:文化赋能激活消费场景
长堤街区的活化并非简单“修旧如旧”,而是以“文化+”为核心引擎,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方式深度融合,实现品牌价值的全面跃升。
借助电视剧《狂飙》在此取景带来的流量红利,街区迅速策划“跟着狂飙走打卡百年老街”手绘导览图,串联影视取景地与历史文化节点,吸引大量年轻游客深度探访。同时,引入民国茶楼、马兰卡旗舰店、野墨里咖啡等特色商业体,培育“强哥”猪脚面、《狂飙》文创、“非遗”手信、特色咖啡茶饮等新兴消费品牌。截至2025年春节,街区已聚集文旅新业态超200家,单节假期接待游客突破25万人次。
在文化深耕方面,街区以“一户一故事、一巷一主题”为理念,挖掘“启明楼”“传家屋”等建筑背后的历史记忆,并打造“时光巷子”“铜虾巷”“蒲葵巷”等主题街巷。启明里内设立侨批展览馆、“非遗”手信馆、心艺蛋雕工作室等文化空间,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侨乡文化的温度。节假日期间,“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墟街有戏”、CityWalk集章打卡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街区的文化吸引力与互动性。
四、“绣花功夫”筑梦:文商旅居融合发展
长堤街区的活化更新被形象地称为“绣花式”工程——以精细入微的态度,围绕“绣文化”“绣空间”“绣产业”三大维度,推动静态遗产向动态生活场景转化。
“绣文化”强调将侨批中的家国情怀、骑楼里的商贸往来、华侨“过番”的奋斗史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文化叙事;“绣空间”则聚焦街巷整治、建筑修缮、绿化提升与设施完善,营造宜居宜游的公共环境;“绣产业”则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如AR导览、文创IP开发、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融合(如咖啡拉花融入蛋雕元素),激发文化消费新动能。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保留了骑楼的柱廊山花、侨批的纸短情长,更让侨乡文化从博物馆走向街头巷尾,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让文脉在烟火气中生生不息
江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的实践表明,历史街区的保护不能止步于物理空间的修复,更需注入持续的生活活力与文化认同。唯有将文化基因嵌入现代生活场景,实现历史记忆与当代需求的同频共振,城市文脉才能真正“活起来、传下去”。长堤的“绣花式”活化,不仅为全国历史街区保护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江门样本”,也为新时代城乡建设中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书写了一份充满温度与智慧的答卷。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磅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这一行动并非孤立之举,而是深度对接《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的战略部署。
近日,云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通知,涉及一系列政策调整与规范更新,对本地乃至全国的工程建设行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此次政策变动聚焦于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模式优化以及行业监管强化等核心议题,标志着工程建设领域正迈向更为市场化、规范化与数字化的新阶段。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50500-2024)引发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关注。该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代原有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