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加速高质量发展: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释放区域振兴新信号

建设快讯 2025-11-20

【导读】近日,汕尾市政府正式发布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明确全年安排重点项目超百个,总投资额突破千亿元大关。此举标志着汕尾在“百千万工程”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正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全面提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一、重大项目集中落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近日,汕尾市政府正式发布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明确全年安排重点项目超百个,总投资额突破千亿元大关。此举标志着汕尾在“百千万工程”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正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全面提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计划》突出“制造业当家”导向,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海洋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其中,红海湾海上风电产业园二期、比亚迪零部件配套基地、深汕合作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龙头项目赫然在列。这些项目不仅填补了本地高端制造链条空白,更通过“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集聚,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串、辐射一片”的乘数效应。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计划》首次将“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未来产业纳入重点支持范畴,显示出汕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的战略意图。

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打通发展“任督二脉”

交通是区域发展的先行官。《计划》提出,2025年将全力推进广汕高铁汕尾段配套路网优化、深汕西高速改扩建、汕梅高铁前期工作,并启动汕尾港扩容工程。这些项目建成后,汕尾将实现“1小时直达深圳、广州”的交通圈,彻底改变过去“沿海欠发达”的区位劣势。

同时,城市更新与民生基建同步发力。文件明确推进城区老旧管网改造、智慧水务系统建设、县域医共体提质工程等30余项民生项目。例如,在海丰、陆丰等地新建三甲标准医院分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华侨管理区实施全域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提升城市韧性。

三、绿色低碳贯穿始终,打造粤东生态典范

作为广东重要的滨海生态屏障,汕尾在《计划》中将“双碳”目标融入项目建设全周期。所有新建工业项目均需通过碳排放强度评估,高耗能项目实行“等量替代”甚至“减量替代”。红草高新区被列为全省首批近零碳园区试点,配套建设分布式光伏、储能电站和绿电交易机制。

此外,《计划》专设“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板块,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品清湖生态修复、红树林湿地保护及海岸线生态化改造。这不仅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更为发展滨海旅游、休闲渔业等绿色产业奠定生态基础。

四、创新机制保障落地,优化营商环境再升级

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计划》同步推出三项制度创新:一是建立“拿地即开工”审批新模式,将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二是设立200亿元市级产业引导基金,采用“投贷联动”方式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三是推行“项目长+专班”责任制,由市领导挂点联系重大项目,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

这些举措直击企业痛点,彰显汕尾打造“粤东营商环境高地”的决心。数据显示,2024年汕尾在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已跃居前列,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8.7%,民间投资信心显著回升。

从“跟跑”到“并跑”,汕尾迎来历史性机遇

汕尾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不仅是投资清单,更是一份区域转型的宣言书。它清晰传递出三个信号:产业升级不再“捡到篮子都是菜”,而是精准锚定新质生产力;城市发展告别“摊大饼”模式,转向精明增长与生态优先;政府角色从“管理者”向“服务者”深度转变。

随着深汕特别合作区红利持续释放、汕尾“融湾强带”战略纵深推进,这座曾经的“经济洼地”正加速崛起为粤东增长极。未来三年,将是汕尾能否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关键窗口期。而这份沉甸甸的项目清单,正是打开未来的钥匙。

283 2,068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原创文章未经造价通授权许可,请勿转载
下一篇:

今日材价行情

市场价 信息价 综合价 历史询价

精品资料

汕尾加速高质量发展: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释放区域振兴新信号

汕尾加速高质量发展: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释放区域振兴新信号

16KB 下载

北京市2012年重点建设项目

18KB 下载

2018年市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20KB 下载

惠东县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工作总结

13KB 下载
精选 推荐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