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此举标志着我国政府投资决策机制在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旨在通过高质量的第三方专业评估,提升重大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2025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此举标志着我国政府投资决策机制在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旨在通过高质量的第三方专业评估,提升重大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一、“先评估、后决策”:筑牢政府投资科学决策根基
《办法》开宗明义强调“先评估、后决策”原则,要求国家发改委在审批或核准重大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材料以及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等事项前,必须委托具备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开展独立、客观、公正的咨询评估。这一制度设计有效防止“拍脑袋决策”,将专业意见纳入决策链条,是落实《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上位法的重要举措。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办法》明确将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申报材料、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项目复核材料等新兴投融资模式纳入评估范围,体现了政策对市场创新的及时响应与规范引导。
二、严控准入门槛:构建高质量咨询评估机构体系
为确保评估质量,《办法》对承担国家发改委委托任务的咨询评估机构设定了严格准入条件。机构须在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备案并列入公示名录,具备所申请专业的甲级资信或甲级综合资信,并在过去三年内完成不少于20项国家级相关业绩(特殊行业除外)。
遴选程序也更加规范透明:原则上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机构名单,并建立“随机初始排队+自动轮换”的任务分配机制,避免人为干预。同时,《办法》强调“回避原则”——曾参与项目编制、事前咨询或与项目业主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机构不得承担同一项目的评估任务,从制度上切断利益输送链条。
此外,国家发改委每五年对评估机构进行一次动态调整,并可根据业务需要适时优化部分专业领域的机构配置,实现“择优劣汰”。
三、全流程规范:压实评估责任与廉洁底线
《办法》对咨询评估工作的全过程作出细致规定。评估机构须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机制,项目负责人必须为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专家遴选需遵循竞争择优与动态管理原则。评估报告须如实记录专家不同意见,确保观点多元、结论审慎。
在廉洁与保密方面,《办法》划出多条“红线”:评估机构不得向项目单位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利用评估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严禁专家与利益相关方私下接触、收受礼品礼金或接受宴请;所有参与人员须签署承诺书,严格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工作秘密。对于涉密项目,主办司局还需与评估机构签订专门保密协议。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办法》禁止评估机构及专家擅自对外发表与评估工作相关的言论,防止信息泄露干扰市场预期或引发舆论误读。
四、强化结果运用:建立“评价—反馈—惩戒”闭环机制
《办法》构建了以质量为核心的监督评价体系。主办司局和投资司须在收到报告后10个工作日内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分为“较好”“一般”“较差”三档。若报告被评为“较差”,不仅可能被要求修改,还可能触发重新委托其他机构评估。
评价结果直接挂钩机构管理:首次“较差”将被约谈;累计两次,一年内不再委托;累计三次,则合同期内全面暂停委托资格。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机构同样面临一年禁入。对于出现重大失误、协助骗取国家资金、无故拒接任务等七类严重违规行为的机构,将被停止委托、通报批评,甚至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涉嫌违法的依法追责。
与此同时,咨询评估费用由中央预算内投资结算,并与任务完成质量、实际工作量挂钩,确保“优质优价、劣质受限”。
五、迈向更高水平的投资治理现代化
新版《办法》不仅是对2022年旧规的系统升级,更是国家发改委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宏观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制度化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既保障了决策的专业性与公信力,又强化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随着2025年12月1日正式施行,该《办法》将为各级政府投资管理提供范本,地方发改委亦可参照制定本地细则。在推动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背景下,这一制度安排无疑将为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优化和财政资金高效使用构筑一道坚实的“专业防火墙”。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磅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这一行动并非孤立之举,而是深度对接《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的战略部署。
近日,云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通知,涉及一系列政策调整与规范更新,对本地乃至全国的工程建设行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此次政策变动聚焦于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模式优化以及行业监管强化等核心议题,标志着工程建设领域正迈向更为市场化、规范化与数字化的新阶段。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50500-2024)引发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关注。该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代原有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