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10月11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了一场备受关注的新闻发布会,主题聚焦于“集中开展住宅老旧电梯维修改造更新专项行动”的成效。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一次工作成果的展示,更是对全省居民“出行安全”承诺的兑现。
2025年10月11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了一场备受关注的新闻发布会,主题聚焦于“集中开展住宅老旧维修改造更新专项行动”的成效。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一次工作成果的展示,更是对全省居民“出行安全”承诺的兑现。通过“一图读懂”的形式,发布会清晰、直观地呈现了安徽省在解决老旧电梯安全隐患、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所做出的系统性努力与显著成果。这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的缩影,更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深刻实践。
一、问题导向:老旧电梯成城市“隐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已成为城市居住的主流形态,电梯作为连接居民日常生活的“垂直通道”,其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建成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住宅小区,其电梯设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运行年限长、故障频发、维修成本高、零部件老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影响居民日常出行,更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小区,电梯“带病运行”现象时有发生,引发居民普遍担忧。
安徽省此次专项行动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背景而启动。面对全省范围内数量庞大的老旧电梯,政府没有选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应对,而是以系统性思维,集中力量开展维修改造更新,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城市病”。此举彰显了政府主动作为、超前谋划的治理能力,也体现了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负责。
二、系统推进:多部门协同的“组合拳”
从发布会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出,安徽省的老旧电梯改造并非单一部门的“独角戏”,而是一场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多部门协同作战的“系统工程”。专项行动的推进体现了“统筹规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的特点。
在顶层设计上,政府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全省范围内的住宅老旧电梯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建立了详细的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根据电梯的使用年限、运行状况、故障频率等因素,科学评估其安全风险,分类确定维修改造或更新的具体方案。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法通过维修保障安全的电梯,坚决予以更新;对于尚可运行但存在隐患的,则进行针对性的维修和改造,提升其安全性能。
在资金保障上,政府采取了“政府补贴+业主分摊+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对各地市的改造更新工作给予补助,减轻基层财政压力。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业主积极参与,合理分担费用,并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创新融资模式,确保项目资金链的稳定。
此外,专项行动还强化了全过程监管。从项目立项、方案设计、施工安装到验收使用,每一个环节都纳入了严格的监管体系。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电梯生产、安装、维保单位的资质审查和行为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住建部门则负责项目的整体协调和进度把控。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杜绝“豆腐渣”工程,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每一部电梯都经得起检验。
三、成效显著:安全与幸福的“双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攻坚,安徽省住宅老旧电梯维修改造更新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虽然具体数据在当前页面未完全展示,但从“一图读懂”的发布形式和政府高调召开新闻发布会的举动,足以看出其成果的丰硕。
最直观的成效是居民出行安全感的大幅提升。大量“带病运行”的老旧电梯被彻底改造或更换,电梯故障率显著下降,困人事件大幅减少,居民“上上下下”的安全感得到了切实保障。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等行动不便的群体,安全、平稳的电梯环境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生活便利性和幸福感。
更深层次的成效在于,这一行动有效提升了老旧小区的整体品质和居住环境。电梯作为小区重要的公共设施,其更新改造不仅解决了安全问题,也带动了楼道照明、消防设施、安防系统等其他配套设施的同步升级,促进了小区环境的整体改善。这不仅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为后续的社区治理和物业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未来展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老旧电梯的维修改造更新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随着城市建筑的不断老化,新的“老旧电梯”将不断出现。因此,安徽省的此次专项行动不仅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应成为构建电梯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起点。
未来,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建立老旧电梯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实现从“被动维修”向“主动预防”的转变。同时,应加强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电梯更新资金筹措机制,如将电梯更新纳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常规使用范围,或建立电梯更新专项基金,确保后续工作能够持续推进。
总之,安徽省集中开展住宅老旧电梯维修改造更新专项行动,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幸福工程。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为其他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安徽居民的“垂直安全”必将得到更加坚实的保障,城市生活的品质也将迈上新的台阶。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磅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这一行动并非孤立之举,而是深度对接《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的战略部署。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50500-2024)引发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关注。该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代原有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近日,云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通知,涉及一系列政策调整与规范更新,对本地乃至全国的工程建设行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此次政策变动聚焦于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模式优化以及行业监管强化等核心议题,标志着工程建设领域正迈向更为市场化、规范化与数字化的新阶段。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