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加强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管理,提升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与数据准确性,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25年10月9日正式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第四季度水泥及2025年下半年建设用砂检测比对试验的通知》。
为加强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管理,提升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与数据准确性,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25年10月9日正式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第四季度及2025年下半年检测比对试验的通知》。该通知标志着东莞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领域迈出关键一步,通过组织全市相关检测单位开展统一的水泥和建设用砂检测比对试验,进一步筑牢建筑安全防线,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此次比对试验由东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牵头组织实施,覆盖全市范围内指定的检测机构,旨在通过“同一样品、同一时间、统一标准”的检测流程,全面评估各机构在关键建材指标检测方面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与可追溯。
比对试验聚焦关键建材指标
本次检测比对试验主要涵盖两大类建筑材料:水泥和建设用砂。这两类材料是建筑工程中最基础、使用量最大的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与耐久性能。
在水泥检测方面,比对项目包括比表面积、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细度、氯离子含量以及胶砂强度(3天和28天)等六项核心指标。这些参数不仅影响水泥的施工性能,更决定了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强度发展及抗腐蚀能力。例如,氯离子含量过高可能导致钢筋锈蚀,进而引发结构劣化;而胶砂强度则是评价水泥力学性能的核心依据。
对于建设用砂,则重点检测其氯离子(氯化物)含量。海砂或受污染砂料若未经充分处理便用于建筑施工,极易引入过量氯盐,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造成严重腐蚀风险。近年来,因违规使用海砂导致建筑质量问题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加强对砂料氯离子含量的监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所有检测方法均依据国家现行标准制定,并以附件形式提供详细作业指导书,确保各参与单位执行标准一致,减少人为误差。
严格时间安排确保程序公正透明
为保障比对试验的科学性和公平性,通知中明确了严格的时间节点和操作流程。各参与单位需在2025年10月15日前前往东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领取检测样品,并当场检查样品数量与状态,确认无误后方可带回。
所有检测工作必须在2025年10月16日当天统一进行,此举有效避免了因检测时间差异带来的环境变量干扰,提升了结果的可比性。同时,要求各单位在全程监控环境下完成实验操作,特别是抗压、抗折等关键检测环节,必须实现“视频与数据采集同屏同步”,确保检测数值清晰可见,过程全程可追溯。
结果报送也分阶段进行:建设用砂的检测报告需于2025年10月23日前提交,而水泥检测因涉及28天强度测试,允许延迟至2025年11月20日前上报。所有报告均须加盖单位公章,体现法律责任意识。
强化监管机制提升行业公信力
此次比对试验不仅是技术能力的“大练兵”,更是对检测机构诚信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一次全面检验。通知特别强调,各参与单位必须妥善保存本次试验所用样品、原始记录、视频资料等,以备后续核查。一旦发现数据造假、人为干预或操作不规范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通过建立“可追溯、可复核、可问责”的工作机制,东莞市住建局正逐步构建起一套闭环式建材质量监管体系。未来,此类比对试验有望常态化、制度化,成为行业准入与资质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此外,该举措也有助于推动检测机构加大设备投入、优化人员培训、完善内部质控流程,从而整体提升东莞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助力“质量强市”战略打造安全宜居城市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石”,其质量优劣直接决定着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城市建设持续提速,高层建筑、轨道交通、市政工程等项目密集推进,对建材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次开展的检测比对试验,正是落实“质量强市”战略的具体体现。它不仅是一次技术考核,更是一种预防性监管手段,有助于从源头上防范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降低工程质量风险。
长远来看,此类公开、透明、标准化的比对活动,将增强社会公众对建筑质量的信任感,也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经验。
可以预见,随着数字化监管手段的不断升级和行业自律意识的增强,东莞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将更加健全,为打造安全、耐久、宜居的城市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近期,海南省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此次会议聚焦当前工程建设领域中存在的动火作业不规范、建筑保温材料存在安全风险等突出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和深入安排,提出的一系列严格要求和整治措施。
为规范我市建筑市场秩序,激发建筑业企业活力,扎实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优化我市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