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9月11日,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正式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双随机”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厦住建建筑〔2025〕66号),标志着新一轮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活动的专项监督行动全面启动。
2025年9月11日,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正式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双随机”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厦住建建筑〔2025〕66号),标志着新一轮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活动的专项监督行动全面启动。此举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福建省关于整治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升营商环境透明度与公平性,推动厦门市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双随机”机制再升级监管更具精准性与威慑力
本次监督检查以“双随机、一公开”为核心原则,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这一机制有效避免了选择性执法和人情监管,增强了监督的公正性与权威性。
根据通知内容,此次检查覆盖范围广泛,时间跨度为2024年6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完成备案的工程项目,依托“福建省工程领域在线监管平台”进行数据筛查与项目抽取,确保技术手段与监管流程深度融合。检查不仅涵盖当前正在实施的项目,还特别提出对党的十八大至二十大期间(2012—2022年)的历史项目按不低于总数1.5%的比例进行抽查,体现出对历史遗留问题“回头看”的决心,彰显出监管的延续性与纵深推进态势。
二、分类分级抽查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本次检查最显著的特点是分类管理、分级抽查,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和主体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的抽查策略,提升监管效能。
1.必须抽查项目:主要包括两类——在省监管平台上被系统识别为“疑似违规率70%及以上”的高风险项目;以及已发生有效投诉或信访并经核实属实的项目。这类项目被视为问题高发区,实行100%全覆盖检查,体现了“有问题必查、有线索必究”的监管态度。
2.重点抽查项目:针对存在一定风险但未达“必须查”标准的项目,采取较高比例抽查。例如:
疑似违规率在29%至70%之间的项目抽取30%;
中标价达5亿元及以上的省、市重点项目抽取10%;
信用评价为C级的招标代理机构所代理项目,每家至少抽查3个,且不低于10%。
此类措施旨在强化对重大项目和低信用主体的监督,防范“大项目出大问题”“劣质代理扰乱市场”的风险。
3.一般抽查项目:面向常规项目及信用等级为BB至A级的代理机构,按1%至10%不等的比例进行抽查。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信用等级较高的A级机构,若在日常检查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也将参照BB+级标准纳入抽查,打破了“信用好就放松监管”的误区,体现了“动态监管、奖惩结合”的理念。
此外,通知还明确将“开工项目”纳入不低于3%的抽查比例,重点核查是否存在规避招标、虚假招标等违法行为,直击行业痛点。
三、全流程覆盖多主体协同监管
此次检查内容不仅限于招投标文件的合规性,而是延伸至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等全链条环节,实现全过程闭环监管。检查对象涵盖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委员会及交易服务机构等多方主体,真正做到“谁参与、谁负责、谁受查”。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评标委员会作为技术评审的核心力量,其履职行为是否公正、专业,直接影响中标结果的公信力。此次将其纳入检查范围,意味着对评标过程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助于遏制“人情分”“倾向性评标”等隐性违规行为。
同时,检查将依托“福建省工程领域在线监管平台”开展,利用大数据分析识别异常交易行为,如围标串标迹象、报价规律性过高、投标人关联度异常等,提升问题发现的智能化水平。
四、结果公开与严肃追责形成有力震慑
根据《通知》,检查结果将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实现“阳光监督”。这一举措不仅保障了公众知情权,也对市场主体形成强大舆论压力,倒逼其依法依规参与招投标活动。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将视情节轻重采取约谈提醒、记录不良行为、行政处罚等措施。尤其强调,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处理,绝不姑息。这意味着,以往一些“打擦边球”“钻空子”的操作将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后果。
此外,检查结果还将抄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形成跨部门联动惩戒机制,可能影响企业的资质审批、信用评级、市场准入等多方面,真正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五、释放强烈信号:厦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厦门市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此次“双随机”检查的全面铺开,正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通过制度化、常态化、智能化的监管手段,厦门正努力构建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的建筑市场体系。
此次行动不仅是一次例行检查,更是一次系统性治理的延续。它向所有市场主体释放出明确信号:合规经营是底线,诚信履约是根本,任何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可以预见,随着检查工作的深入推进,厦门市工程建设领域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将进一步提升,优质企业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劣质主体将逐步被淘汰,最终实现“优胜劣汰、良性循环”的市场生态。
厦门市2025年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双随机”监督检查工作的启动,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它不仅是对当前市场行为的规范,更是对未来市场秩序的塑造。通过科学分类、精准抽查、全程监管、公开透明、严肃追责,厦门正以实际行动打造全国领先的工程建设营商环境样板。这场“阳光下的竞争”,值得期待。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磅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这一行动并非孤立之举,而是深度对接《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的战略部署。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50500-2024)引发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关注。该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代原有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近日,云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通知,涉及一系列政策调整与规范更新,对本地乃至全国的工程建设行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此次政策变动聚焦于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模式优化以及行业监管强化等核心议题,标志着工程建设领域正迈向更为市场化、规范化与数字化的新阶段。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