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9月24日,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建设工程造价纠纷咨询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粤标定函〔2025〕28号),并于9月26日向社会公开。
2025年9月24日,省标准定额站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建设工程造价纠纷咨询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粤标定函〔2025〕28号),并于9月26日向社会公开。这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广东省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旨在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手段提升造价纠纷处理效率,强化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为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新规背景:破解纠纷难题,提升治理效能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各类建设工程数量激增,项目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工程造价争议频发已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依据不统一、合同约定模糊、咨询意见缺乏独立性等问题,常常导致发承包双方陷入长期拉锯战,不仅影响工程进度,也增加了社会运行成本。
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主动作为,聚焦当前造价纠纷处理中的痛点与堵点,出台本项通知,意在通过明确流程、压实责任、强化监督,构建更加高效、公正、透明的纠纷调解机制,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二、核心内容:两大原则引领,细化操作规范
本次发布的《通知》虽篇幅不长,但内容精炼、指向明确,重点围绕“属地管理”和“独立咨询”两大原则展开,提出了具体可执行的操作要求。
1.坚持属地管理,明确层级责任
《通知》第一条明确提出“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要求发承包双方在发生计价争议时,应首先向项目所在地的地级以上市造价管理部门提交处理申请。这一规定体现了“源头化解、分级负责”的治理思路,有助于减轻省级平台的压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更为关键的是,《通知》设置了严格的程序门槛:只有当地市造价管理部门认为争议复杂、需提级处理的,方可将申请上传至“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纠纷处理系统”,且上传材料必须加盖当地市造价管理部门的公章。此举有效防止了当事人绕过基层直接向上级申诉的现象,确保了纠纷处理的层级性和严肃性。
2.强调咨询独立性,压实主体责任
第二条聚焦于造价咨询服务的独立性与专业性,是本次《通知》最具突破性的内容。文件明确要求,为项目提供造价服务的企业和执业人员必须遵循“客观公正、诚实守信、有约从约”的原则,对争议事项提出独立意见。
为确保意见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通知》设置了三重保障机制:
单位盖章:申请人需在系统中如实填写项目造价咨询单位名称及其处理意见,并在咨询申请函上加盖该单位公章;
个人签章:负责项目成果文件的一级注册造价工程师,必须亲笔签名并加盖个人执业印章;
无咨询单位情形:若项目未委托咨询单位,也须如实标注“无”,杜绝信息隐瞒。
这些规定不仅提升了咨询意见的法律效力,也将执业行为直接纳入信用记录体系,形成“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闭环。
三、影响深远:推动行业从“服务”向“责任”转型
此次新规的实施,对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它倒逼咨询企业提升专业能力和风控意识。以往部分机构在出具意见时存在“人情化”“倾向性”问题,新规实施后,一旦意见失实或程序违规,不仅面临信用扣分,还可能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将促使从业人员更加审慎执业。
新规有助于构建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通过系统留痕、信用记录、签章可溯等方式,增强了造价争议处理的公信力,减少了暗箱操作空间,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
将执业行为与信用挂钩,是广东省推进“信用+监管”模式的重要实践。未来,造价工程师的每一次签章都将成为其职业信用的“积分”,长期积累将直接影响其执业资格、项目承接能力乃至行业声誉。
四、实施建议:多方协同,确保落地见效
新规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执行。
建议各级造价管理部门加强宣传培训,确保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咨询机构全面理解新规要求;同时优化“纠纷处理系统”功能,提升材料提交、审核、反馈的智能化水平,避免因流程繁琐影响效率。
对于咨询企业而言,应尽快完善内部质量控制流程,建立争议项目复核机制,确保对外出具的意见经得起检验。注册造价工程师也应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增强职业操守意识。
监管部门则应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与惩戒机制,定期公布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真正让“诚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
以制度创新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进一步明确建设工程造价纠纷咨询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虽是一份技术性文件,但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广东省在工程建设领域深化改革、提升治理能力的决心。通过强化属地责任与执业独立性,广东正努力构建一个更加规范、透明、可信的造价管理体系。
可以预见,随着该政策的深入实施,建设工程领域的纠纷处理将更加高效,市场主体的权益将得到更好保障,整个行业的专业化、法治化水平也将迈上新台阶。这不仅是对当前问题的回应,更是对未来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奠基。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磅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这一行动并非孤立之举,而是深度对接《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的战略部署。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50500-2024)引发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关注。该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代原有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近日,云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通知,涉及一系列政策调整与规范更新,对本地乃至全国的工程建设行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此次政策变动聚焦于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模式优化以及行业监管强化等核心议题,标志着工程建设领域正迈向更为市场化、规范化与数字化的新阶段。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