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9月10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正式发布消息,宣布对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领域的八项标准文本进行全面修订,并推出2025年新版标准文本。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国家最新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积极响应,更是北京市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一步。
2025年9月10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正式发布消息,宣布对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领域的八项标准文本进行全面修订,并推出2025年新版标准文本。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国家最新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积极响应,更是北京市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一步。新标准文本将于近期正式实施,标志着北京建筑市场在规范化、市场化、绿色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
一、响应国家新规,全面对接新版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
此次标准文本修订的核心动因,是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50500-2024)及配套的工程量计算标准。该国家标准已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对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进行了系统性改革,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工程计价更加科学、透明、合理。
北京市此次修订的八项标准文本,正是将国家层面的改革要求精准落地到招投标环节的关键载体。新版文本严格遵循新版清单计价标准,在计价原则、清单费用构成、风险分担机制、计量计价规则、价款调整与支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对接与细化。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新版文本引入了“投标报价澄清或说明程序”,这一机制允许招标人在评标过程中对投标人报价中的异常或潜在风险点进行澄清,有助于提前识别不平衡报价、围标串标等风险,从源头上减少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与纠纷,提升项目履约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二、聚焦绿色低碳,将新能源与新技术应用纳入评标体系
在“双碳”目标和美丽北京建设的大背景下,北京市此次修订的招标标准文本充分体现了绿色发展的导向。为落实《推进美丽北京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的要求,新版文本在评标因素中明确增加了对使用的鼓励措施。
具体而言,新文本设置了“新能源机械的使用(适用于鼓励使用的)”作为评分项,并鼓励在土方施工阶段采用全密闭施工技术和,以有效控制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政策还明确了执行要求:在东城区、西城区和通州区的政府投资项目及国有企业自有资金项目中,必须使用新能源机械;其他区域则鼓励有条件项目积极采用。这一“强制+鼓励”的双轨制设计,既体现了政策的刚性约束,又兼顾了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为建筑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指引和市场激励。
此举不仅有助于减少施工现场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也将倒逼施工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换代,推动新能源工程机械产业链的发展,形成绿色建造的良性循环。
三、细化执行规则,提升招投标效率与可操作性
除了对接国家新规和融入绿色理念,此次修订还着眼于解决招投标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通过细化规则、优化流程,显著提升了标准文本的可实施性和操作效率。
在计价环节,新版文本将投标报价的β值(通常用于计算评标基准价)明确要求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这一看似微小的调整,实则意义重大。它避免了因计算精度不足导致的评审偏差和履约争议,确保了评标结果的公平公正,也提高了评审工作的效率。
在监理招标方面,新版文本进行了多项人性化和专业化改进。例如,将招标人要求投标人提交的各类承诺材料集中单列,并提供标准化模板,极大地方便了投标人准备材料,减少了因格式或内容不规范导致的废标风险。对招标人而言,这相当于一个“评审加速器”和“风险防火墙”,提升了评审的规范性和效率。同时,新版文本结合2024年7月1日施行的《北京市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示范文本)》,清晰区分了“保修期”和“缺陷责任期”的概念,明确将“缺陷责任期”服务纳入监理服务范围,并细化了监理酬金的计价方式、支付比例与时限,优化了变更条款,为监理合同的顺利履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修订还优化了财务状况、拟投入人员等评审因素,引导投标人合理配置资源,鼓励优质优价的市场竞争,推动监理行业向专业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四、八项文本协同发力,构建全链条规范化招标体系
此次修订共涉及八项标准文本,涵盖施工与监理两大领域,覆盖资格预审与招标文件两类文件,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标准体系。具体包括六项施工类标准文本:针对总承包、专业承包和专业分包的资格预审与招标文件;以及两项监理类标准文本:资格预审与招标文件。
这一“6+2”的文本架构,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需求,实现了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活动的全覆盖。通过统一标准、规范流程,不仅降低了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也增强了招投标活动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市此次对八项招标投标标准文本的修订,是一次集政策响应、绿色发展、效率提升于一体的系统性改革。它不仅体现了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为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随着新标准文本的全面实施,北京的工程建设领域必将迎来一个更加公平、绿色、高效的新时代。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磅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这一行动并非孤立之举,而是深度对接《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的战略部署。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50500-2024)引发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关注。该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代原有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近日,云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通知,涉及一系列政策调整与规范更新,对本地乃至全国的工程建设行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此次政策变动聚焦于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模式优化以及行业监管强化等核心议题,标志着工程建设领域正迈向更为市场化、规范化与数字化的新阶段。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