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9月5日,福建省温水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在华安县华丰镇大燕村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达1.6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标志着漳州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该项目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次集生态修复、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发展探索。
2025年9月5日,福建省温水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在华安县华丰镇大燕村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达1.6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标志着漳州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该项目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次集生态修复、文化传承、产业升级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发展探索。其启动对于推动闽西南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升流域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一、项目概况:串联两县60公里,打造幸福河湖示范工程
温水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是福建省重点推进的生态治理工程之一,覆盖华安县与安溪县交界的约60公里流域,计划于2026年12月全面建成。项目以“清新温水,幸福华安”为主题,旨在通过系统性治理,重塑温水溪流域的生态脉络,打造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幸福河湖”样板。
项目采取“一轴、三区、一系统”的总体布局。“一轴”即以温水溪干流为生态主轴,贯穿整个项目区;“三区”分别为“古韵探寻区”“茗茶品味区”和“奇石鉴赏区”,分别聚焦历史文化、茶产业融合与地质文化展示;“一系统”则指同步建设的流域智慧管理系统,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水文、水质、生态状况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度。
这一科学规划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尊重,也充分融合了地方文化与产业特色,展现出生态治理从“单一治水”向“综合治理”转型的新趋势。
二、生态修复为核心:筑牢流域安全屏障
温水溪项目聚焦防洪安全、水质提升、岸线修复三大核心任务。在防洪方面,工程将实施水系连通、河道清淤、堤防加固等措施,提升流域整体防洪能力,降低洪涝灾害风险。在水质提升方面,项目将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湿地恢复等工作,确保流域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在岸线修复方面,强调“自然岸线恢复”理念,减少硬质化护岸,推广生态护坡技术,保护水域空间完整性,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与生态功能。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项目配套建设仙都镇水环境治理及茶叶加工扩建项目,将水环境改善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地茶叶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水问题,也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三、文化赋能:让历史与自然“活”起来
温水溪流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项目特别设立“古韵探寻区”,旨在活化沿岸古村落、古桥、古道等历史遗迹,挖掘和传承地方文脉。通过修缮保护、环境整治与文旅融合开发,让沉睡的文化资源焕发新生,成为吸引游客、讲好地方故事的重要载体。
同时,“茗茶品味区”依托华安铁观音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推动茶旅深度融合。未来,游客不仅可以品茶赏景,还能参与采茶、制茶等体验活动,深度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奇石鉴赏区”则以“华安玉”为特色,打造地质文化长廊,展示独特的地质景观与矿物资源,进一步丰富区域旅游产品体系。
这种“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项目的附加值,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四、智慧管理:科技赋能流域治理现代化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温水溪项目同步建设流域智慧管理系统,标志着漳州在河湖治理领域迈入智能化新阶段。该系统将集成水文监测、水质传感、视频监控、气象预警等多种功能,实现对流域“天、空、地”一体化的动态感知。
通过大数据分析,管理部门可以精准掌握流域生态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污染源或安全隐患,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同时,系统还可为生态补偿、水资源调度、项目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河湖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五、分步实施与社会效益展望
项目划分为A、B、C三个标段有序推进。目前A标段已率先开工,B、C标段预计将于2025年10月启动建设。项目团队设定年度投资目标为4000万元,力争年底完成既定任务。
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惠及沿岸10万群众,显著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同时,通过促进生态旅游、茶产业升级和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为闽西南协同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
温水溪幸福河湖的建设,不仅是对一条河流的修复,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与构建。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河湖治理提供了“漳州样板”。未来,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一幅“水清、岸绿、景美、业兴、民富”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在温水溪畔。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磅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这一行动并非孤立之举,而是深度对接《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的战略部署。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50500-2024)引发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关注。该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代原有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近日,云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通知,涉及一系列政策调整与规范更新,对本地乃至全国的工程建设行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此次政策变动聚焦于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模式优化以及行业监管强化等核心议题,标志着工程建设领域正迈向更为市场化、规范化与数字化的新阶段。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