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9月2日,一则关于建筑行业招投标制度改革的消息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江西省住建厅发布《江西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赣建字〔2025〕5号),明确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新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建造师现场答辩”制度。
2025年9月2日,一则关于建筑行业招投标制度改革的消息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江西省住建厅发布《江西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赣建字〔2025〕5号),明确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新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建造师现场答辩”制度。这项被称为“缺席即淘汰”的硬性规定,标志着建筑行业招投标正从“纸上谈兵”迈向“实战检验”的新时代,一场以“人证合一”为核心的行业大洗牌已然开启。
新规核心:建造师必须到场,缺席即出局
此次江西出台的新规,最核心的变革在于第二十二条:对于采用合理低价法、综合评估法等主流评标方式的工程项目,招标人可要求拟派的项目负责人(即注册建造师)对投标文件进行现场答辩。这一要求必须在招标文件中提前明确,包括答辩内容、时间、地点和形式。
一旦投标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未按规定时间参与答辩,将直接被排除在后续评审环节之外,等同于“一票否决”。这意味着,过去常见的“影子建造师”——即投标时挂名、中标后换人施工的潜规则将被彻底打破。新规要求现场核验身份证、注册证书原件及授权委托书,确保“人证合一”,杜绝代答、替答等舞弊行为。
为保障公平,答辩题目由评标委员会临时拟定,紧扣项目基本情况和施工组织设计,无法提前准备“标准答案”。同时,从通知到答辩至少预留90分钟准备时间,既给予合理缓冲,又防止临时抱佛脚。整个答辩过程控制在30分钟内,中途不得离场,否则按零分处理,确保评审的严肃性与专业性。
剑指“千企竞标”乱象,围标串标无处遁形
新规出台的背景,正是为了根治长期困扰建筑市场的“千企竞标”乱象。在以往的招投标中,一些“皮包公司”或“陪标专业户”通过大量注册空壳企业参与投标,制造虚假竞争,实质上是围标、串标行为的温床。这种“数量繁荣”不仅浪费公共资源,更挤压了真正有实力企业的生存空间。
江西省城镇发展服务中心的通报数据显示,实施建造师答辩制度后,投标人数平均下降70%。其中,未设置类似工程业绩要求的项目,平均投标数从数千家骤降至1400余家;而设置了业绩门槛的项目,平均投标数更是降至400余家。这一数据清晰表明,投机性投标被有效遏制,市场正回归理性。
赣州市已率先发布工作警示函,要求全面核查一年前单个项目投标单位超1000家的历史围标行为,进一步清理行业积弊。此举不仅净化了市场环境,也为真正具备施工能力的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舞台。
全国联动:多地已推行项目负责人答辩制度
江西并非孤例,全国多地早已掀起“建造师必须到场答辩”的改革浪潮。北京明确要求,定标时应优先考虑中标候选人答辩表现;成都规定项目负责人必须参加现场考察或定标答辩;上海则对投标企业超50家的项目,尤其是水利工程,要求项目经理现场回答3道专业题,重点考察其对项目的实际把控能力。
杭州、湖州、江苏连云港、南通海门等地也纷纷出台类似政策,要求项目负责人参与答辩或现场陈述。这表明,“人证合一”和“能力导向”正成为全国建筑行业招投标改革的主流趋势。
行业洗牌:实干派崛起,小企业面临转型压力
对于深耕一线、具备真实管理与技术能力的“实干派”建造师而言,新规无疑是重大利好。从业20年的项目经理李工坦言:“以前拼的是纸面实力,现在要真刀真枪上阵。虽然压力大了,但行业更公平了!”新规提升了全职建造师的议价能力和市场价值,企业为吸引人才,或将提高薪资与福利待遇。
然而,部分中小型建筑企业则面临挑战。资深建造师成本较高,若企业缺乏足够数量的全职注册人员,将难以满足多个项目同时投标的需求。专家指出,这正是政策的倒逼机制——促使企业重视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推动行业从“挂靠模式”向“专业化、规范化”转型。
专项整治升级:从招投标延伸至全过程监管
此次改革并非孤立事件。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已部署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自查项目超8万个,发现问题6015个,查处1711人,163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整治范围覆盖项目立项、招标、评标、定标到履约的全流程,重点打击审批违规、评标舞弊、合同欺诈等行为。
未来,随着信用体系的完善,建造师的职业履历将成为企业投标信誉的重要背书。吉安市白雾山全民健身中心项目作为首个试点,已有470余家企业参与投标,答辩环节由专家现场评估施工组织、技术方案与质量管控措施,真正实现“以能力论英雄”。
回归本质,建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从“证书挂靠”到“现场答辩”,从“千企竞标”到“精准筛选”,建筑行业的招投标机制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这场由江西引领、全国跟进的改革,不仅是对围标串标乱象的重拳整治,更是对行业价值导向的重塑。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造价管理、风险防控中的应用(如文中提及的DeepSeekAI技术培训),建筑行业将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专业化迈进。唯有真正具备技术实力、管理能力和诚信经营的企业,才能在这场大洗牌中脱颖而出,迎来属于“实干派”的春天。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磅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这一行动并非孤立之举,而是深度对接《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的战略部署。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50500-2024)引发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关注。该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代原有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通知》,决定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这一举措旨在针对房屋市政工程领域突出问题,推动安全生产水平迈上新台阶,保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