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8月27日,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项目有序施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首批270台(第一批241台,第二批29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项目的具体实施要求、流程和时间表。
2025年8月27日,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住宅老旧更新项目有序施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首批270台(第一批241台,第二批29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项目的具体实施要求、流程和时间表。这一举措不仅关乎市民的日常出行安全,更在工程建设领域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预示着未来城市更新、民生保障与工程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其背后,是国家宏观政策与地方精细化治理的紧密结合,更是对“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
核心内容深度解读:构建安全、高效、规范的更新体系
《通知》内容详实,操作性强,构建了一个从资金支持到最终交付的完整闭环,其核心要点远不止于表面的时间节点。
1.“硬约束”与“软认定”结合,确保项目高效启动:将2025年11月30日作为开工硬性截止日期,体现了政策推动的紧迫性。但同时,将“电梯进入生产阶段”、“办理施工告知”或“实际开展改造”等作为开工认定条件,充分考虑了电梯定制化生产周期长(30-45天)的行业特性,避免了“为开工而开工”的形式主义。这种“结果导向”与“过程灵活”相结合的认定方式,是政策设计科学化的体现,旨在真正推动项目进入实质阶段。
2.技术标准“加码”,引领行业安全升级:《通知》特别强调,2025年6月6日后办理施工告知的项目,其更新电梯的关键部件(、、等)安全性能“不得低于现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专项要求”。这并非简单重复国家标准,而是设置了“不得低于”的底线,并隐含了鼓励采用更高标准的导向。此举将直接淘汰市场上部分低质、老旧的电梯型号,推动制造商生产更智能、更节能、更安全的电梯产品,如采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智能监测系统等,从而整体提升城市住宅电梯的安全基线。
3.流程全链条覆盖,压实各方主体责任:从合同签订、制造、拆除(7天内完成)、安装告知、施工(约30天)、监督检验(10个工作日)、到使用登记,《通知》对每一个环节的责任主体、操作流程和时间节点都进行了明确。特别是强调向广东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江门检测院报检和最终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将市场监管部门的法定监督职能深度嵌入项目流程,确保了安全监管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这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任何偷工减料或违规操作都将面临检验通不过的风险。
4.“完工即补贴”的闭环管理,保障资金效益与项目质量:补贴发放与“取得使用登记证”和“三部门联合验收”强挂钩,形成了“投入-产出-验证-回报”的完整闭环。这种“后置式”资金拨付模式,有效规避了“先拿钱、后办事”可能带来的资金挪用、项目烂尾或质量缩水等风险。它倒逼项目实施方必须高质量完成所有环节,确保电梯真正安全投入使用,才能获得最终回报,从而最大化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
对工程建设领域的深远影响与未来趋势前瞻
江门的实践,是全国范围内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的一个缩影。其影响已超越单一项目,正在深刻塑造工程建设领域的未来格局。
1.投资逻辑转变:“补短板、保安全”成为新基建核心:传统基建投资(“铁公基”)已趋于饱和,而城市内部的“隐形”基础设施老化问题日益突出。老旧电梯、、供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等,构成了城市运行的“生命线”。此次国债资金精准投向老旧电梯,标志着国家投资逻辑的重大转变——从“向外扩张”转向“向内挖潜”,从“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更新”。未来,以安全、韧性、智慧化为目标的城市更新项目,将成为基建投资的主战场,市场规模巨大。
2.工程管理模式进化:“精细化、标准化、数字化”成标配:《通知》要求的“一梯一档案”,绝非简单的资料收集。它要求对每台电梯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记录,包括原始评估报告、合同、施工过程影像、检验报告、维保记录等。这为未来建立城市级的“电梯数字孪生”和“智慧监管平台”奠定了数据基础。可以预见,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物联网(IoT)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工具,将在此类更新项目中得到更广泛应用,实现从“经验管理”到“数据驱动”的跨越。
3.产业链协同升级:催生“更新经济”新业态:一个老旧电梯更新项目,涉及业主组织、方案设计、电梯制造、旧梯拆除、井道改造、新梯安装、智能加装、检验检测、维保服务等多个环节。《通知》的实施,将激活整个“更新经济”产业链。电梯制造商需要提供更优的“以旧换新”解决方案;专业的旧梯拆除和井道改造公司将迎来业务增长;第三方项目管理咨询机构可帮助业主规避风险;甚至催生“电梯更新金融服务”等创新模式。这将推动工程建设领域从单一的“建造者”角色,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4.社会治理创新:“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深化:老旧电梯更新涉及业主共同决策、费用分摊、施工期间出行不便等复杂社会问题。《通知》要求“及时与业主沟通”,正是对基层治理能力的考验。成功的项目离不开业主代表的有效组织、透明的信息公开和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这推动了社区自治能力的提升,也促使政府在提供资金和政策的同时,更注重搭建协商平台、提供专业指导,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良性互动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5.“绿色化”与“智能化”融合趋势凸显:虽然《通知》未直接强调,但高标准的电梯选型必然包含节能(如能量回馈技术)和智能化(如人脸识别、远程监控、故障预警)等特性。这与国家“双碳”目标和数字中国战略相契合。未来的设备更新,不仅是安全升级,更是能效提升和智慧赋能的过程,推动城市建设向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江门市推进老旧电梯更新的《通知》,看似是一项具体的工作部署,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变革意义。它不仅是保障市民“上上下下”安全的民生工程,更是一次以国家资金为杠杆,撬动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管理创新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系统性工程。它清晰地勾勒出未来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图景:安全是底线,质量是生命,效率是要求,精细是常态,协同是路径,而最终目标,是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场始于“梯”间的变革,其涟漪效应必将扩散至更广阔的建设领域,开启一个以“高质量更新”为核心的新时代。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磅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这一行动并非孤立之举,而是深度对接《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的战略部署。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50500-2024)引发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关注。该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代原有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通知》,决定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这一举措旨在针对房屋市政工程领域突出问题,推动安全生产水平迈上新台阶,保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