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呼唤着安全高效的发展模式。在近期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被明确列为七大重点任务之一,凸显了其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面对持续推进的城镇化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城市风险日益复杂的双重挑战,统筹发展与安全已成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呼唤着安全高效的发展模式。在近期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被明确列为七大重点任务之一,凸显了其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面对持续推进的城镇化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城市风险日益复杂的双重挑战,统筹发展与安全已成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根本要求与坚实保障。
提升城市的全域安全,科学规划是基石。初夏的深圳湾,水光潋滟,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背后,是深圳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紧密结合的成果,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治理目标。建设韧性城市,正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键抓手,必须将韧性的理念和标准深度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血脉之中。
作为先行者,北京将韧性城市建设纳入新一轮总体规划,依托“三环八廊多支点”的市域韧性支撑体系——三条韧性支撑环串联起公园与生命线,八条韧性保障通廊连接起战略资源和交通骨架,众多关键设施构成坚实支点——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未来之城。这一思路在全国各地得到响应:合肥致力于构建功能完备的韧性空间分区,九江持续推进防洪排涝和给水排水体系建设,重庆则聚焦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的划定……这些实践清晰表明,韧性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主体的系统工程。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智超所指出的,它需要坚实的顶层设计作为基础,并通过有效的政策协同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方能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的系统性跃升,这正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重要体现。
在超大城市,人口高度密集、资源配置复杂的背景下,数字技术正成为强化城市安全支撑的强力引擎。上海徐汇区的探索颇具代表性:通过构建动态更新的城市数字底座场景,并集成海量建筑数据打造“消防透明化战场”,借助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成功将火警控制用时显著缩短。这些实践生动展现了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如何重塑城市安全防护体系,推动治理思维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控”跃迁。
2024年底《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的出台,为进一步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等任务提供了清晰指引。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罗翔认为,运用前沿技术创新城市管理手段、模式和理念,是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韧性城市的智慧化建设持续发力:地市级以上城市基本建成数字化管理平台;超过一半的千兆城市启动了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并部署智能感知设备;越来越多的城市基于“智慧大脑”构建的应急系统,通过赋予机器更强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实现对城市风险的动态识别与精准关联分析。住房城乡建设部专家梁峰强调,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是提升城市整体韧性和承载力、最大限度降低灾难损失的关键路径。
统筹城市安全与发展,离不开多元力量的协同共治。今年四月,面对局地阵风高达13级、数千棵树木倒伏的极端“陆地台风”,北京依然保持着平稳有序的运行。这背后,一份清晰的《北京市大风天气应急预案》功不可没,它明确了极端天气下各部门的职责与联动机制。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王新华的解读道出了关键:必须整合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力量和资源,提升集成化防范准备和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同时清晰划分岗位职责,推动安全管控向深、实、细、快、久方向发展。建设韧性城市,最终要构建一个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中国红十字会致力于打造具备提前应对、快速处置和高效恢复能力的“韧性社区”;广州等地积极普及应急安全知识,加强公众安全教育,都是在营造全民自觉践行韧性理念、积极参与韧性建设的良好氛围。多方参与、协同融合,正成为筑牢城市安全根基的强大合力。
韧性城市的建设,凝结着人们对“无惧风雨”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深扎系统部署和科学谋划的精密根系,夯实发展基础;也要培育全民防灾意识和参与热情的文化枝叶,凝聚社会共识。唯有如此,才能培植出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的参天大树,在现代化的征程上不断开拓城市发展的崭新局面。
2025年3月10日,惠州市住建局发布信息,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记者会提及建设“好房子”的三方面举措: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将住宅层高提至不低于3米;推广新技术等并推动全屋智能;打造不同面积和价位的好房子。同时,住建部将从巩固政策效果等四方面稳住楼市。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