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自规划以来持续推进,在工程建设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并对区域发展和行业走向产生着深远影响。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自规划以来持续推进,在工程建设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并对区域发展和行业走向产生着深远影响。
建设成果显著
广西作为通道建设的重要节点,今年上半年在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大项目上成绩斐然,完成投资378.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47.3%。多个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如黄桶至百色铁路项目,截至6月底,广西段新建33座隧道已开工建设29座,顺利贯通5座,完成路基土石方285万方,桥梁桩基完成3006根,今年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
这条全长约315公里的国家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北接沪昆铁路,南连南宁至昆明铁路,建成后将大幅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整体运输能力。南凭高铁崇凭段建设也迎来关键节点,6月底全线静态验收工作启动,全力冲刺年内通车目标。通车后,南宁至凭祥铁路运输时间将由目前的4个多小时大幅缩短至1个多小时,形成中国对接东盟的重要国际运输通道。
此外,7月2日,南珠高铁玉岑段全线转体工程完工;7月3日,柳州至梧州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紫荆瑶山隧道顺利贯通,全线54座隧道已累计贯通50座。
对工程建设领域的影响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增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带动了大量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包括铁路、公路、港口、桥梁等。这不仅为建筑工程企业带来了众多项目机会,也促使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如物流园区、仓储设施等同步发展。例如,为了提升钦州港作为通道重要出海口的功能,对港口进行升级改造,建设了全国首个铁海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这涉及到码头工程、自动化设备安装等一系列复杂工程建设。
促进区域协同建设
通道建设涉及多个省区市,需要各方在工程建设上协同合作。以铁路建设为例,黄桶至百色铁路连接了多个地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不同区域的工程建设团队紧密配合,从线路规划、征地拆迁到工程施工等各个环节都要协调一致,这种跨区域协同建设模式有助于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整合资源,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与绿色化引领工程建设
随着科技发展和环保要求提高,未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工程建设将向智能化与绿色化方向发展。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方面,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通道内的交通流量进行实时监测与调控,优化运输效率;在工程建设设备上,自动化港口装卸设备将得到更广泛应用,提高作业精准度和效率。绿色化方面,采用环保材料进行工程建设,如在道路铺设中使用可降解材料;推广清洁能源在工程建设设备中的使用,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持续拓展通道网络推动工程建设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目标是构建更加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的铁路、公路等项目规划建设。例如,湖南计划投资1500亿元打通湘桂运河,广西计划投资680亿元建设平陆运河,这些项目将进一步拓展通道网络,带动大量运河工程、航道整治工程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为工程建设领域带来持续的发展机遇。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磅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这一行动并非孤立之举,而是深度对接《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的战略部署。
近日,阳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公示了“2025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分配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不仅关乎当地众多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对全市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近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通知,将举办2025年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这一举措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相关改革意见与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