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发布公告(编号DBJ41/T322-2025),批准《城市桥梁加固工程施工验收与质量评价标准》为省级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将于2025年11月1日正式施行。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发布公告(编号DBJ41/T322-2025),批准《城市桥梁加固工程施工验收与质量评价标准》为省级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将于2025年11月1日正式施行。该标准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桥梁“老龄化”与“超负荷服役”问题,系统性规范了加固技术、验收流程及质量评价体系,标志着河南省城市基础设施更新进入标准化、精细化新阶段。
一、标准亮点与创新
1. 全周期覆盖
标准涵盖地基基础、墩台、梁桥、拱桥等12类技术章节,从施工要求到质量评价形成闭环管理,首次对斜拉桥、悬索桥等复杂桥型的加固提出专项验收指标。
2. 绿色低碳导向
结合河南省生态政策,推广纤维带等环保材料,要求加固工程中“绿色技术应用比例不低于30%”,呼应国家“双碳”目标。
3. 动态评价机制
引入三级质量评价体系(优良/合格/不合格),从结构安全、功能实现、观感质量三维度综合打分,推动行业从“达标验收”向“品质竞争”转型。
二、工程建设领域影响分析
1. 短期效应
(1)产业链升级:本地加固材料(如高性能纤维带)、智能检测设备需求将激增,带动相关企业技术迭代。
(2)人才缺口凸显:复合型桥梁工程师及具备绿色施工资质的团队或成稀缺资源。
2. 长期趋势
(1)政策联动加速
该标准与住建部《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形成配套,预示未来5年“存量设施改造”将取代“新建项目”成为基建投资重点。
(2)技术输出潜力
河南作为首个出台省级桥梁加固综合评价标准的地区,其“多桥型分类管控”模式可能被其他省份借鉴,形成区域性技术高地。
三、行业挑战与建议
中小企业适配压力:标准中“预应力加固工艺误差需≤1mm”等严苛要求,可能倒逼中小施工方寻求产学研合作。
该标准的实施不仅是技术规范的更新,更是城市治理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的标志。随着11月落地临近,河南省内已有郑州、洛阳等多地启动桥梁普查,为标准应用铺路,预计将催生超百亿规模的加固市场新蓝海。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磅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这一行动并非孤立之举,而是深度对接《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2035》的战略部署。
近日,阳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公示了“2025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分配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不仅关乎当地众多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对全市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近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通知,将举办2025年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这一举措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相关改革意见与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