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建筑工程领域,“三超”现象——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长期困扰着项目管理者,严重影响了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面对这一挑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呢?
在建筑工程领域,“三超”现象——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长期困扰着项目管理者,严重影响了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面对这一挑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呢?
投资决策阶段
1、准确收集基础资料
投资决策作为产生“三超”的源头,其准确性至关重要。确保所收集的基础资料准确无误,并通过认真的分析保证投资预测和经济分析的精确性。
2、方案优化与限额设计
造价人员需与设计人员紧密合作,利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力求工艺流程简化,设备选型合理。推行限额设计,从经济角度参与设计全过程管理,提供相关经济指标,使概算更加合理,避免“三超”。
施工阶段
1、重视施工合同签订
正确选择施工合同类型,明确工程造价计价条款,仔细审核施工合同,这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步骤。确保中标价控制在批准的设计概算内,强化合同管理,发挥中标价对结算价的约束作用。
2、加强材料和设备的价格管理
材料价格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积极搜集、整理和分析工程材料的价格信息,关注同一种材料的不同产地、运输方式及其价格变化规律。通过主要材料招标,选择高质低价的材料,积累数据掌握市场变化规律。
3、严格控制变更和签证
建立严格的设计变更和签证审批制度,杜绝不负责任的设计变更和“先干后变,后干后算”的情况。明确调整因素,合理分担风险,在合同中写明哪些物价波动可接受及其波动范围。
竣工决算阶段
1、完善竣工结算资料收集
工程竣工后的结算审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环。做好工程计量、计价依据、签证及会议纪要等结算资料的归集整理,为竣工结算审计创造条件。
2、合理承担风险
在结算中采用调值公式,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合理的风险分担。双方应在合同条款中约定调整因素,明确哪些物价波动可以接受及其波动幅度,确保公平公正的风险分配。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