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控制工程造价“三超”:从决策到竣工的全方位策略

建设快讯 2025-04-08

【导读】在建筑工程领域,“三超”现象——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长期困扰着项目管理者,严重影响了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面对这一挑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呢?

建筑工程领域,“三超”现象——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长期困扰着项目管理者,严重影响了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面对这一挑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呢?

投资决策阶段

1、准确收集基础资料

投资决策作为产生“三超”的源头,其准确性至关重要。确保所收集的基础资料准确无误,并通过认真的分析保证投资预测和经济分析的精确性。

2、方案优化与限额设计

造价人员需与设计人员紧密合作,利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力求工艺流程简化,设备选型合理。推行限额设计,从经济角度参与设计全过程管理,提供相关经济指标,使概算更加合理,避免“三超”。

施工阶段

1、重视施工合同签订

正确选择施工合同类型,明确工程造价计价条款,仔细审核施工合同,这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步骤。确保中标价控制在批准的设计概算内,强化合同管理,发挥中标价对结算价的约束作用。

2、加强材料和设备的价格管理

材料价格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积极搜集、整理和分析工程材料的价格信息,关注同一种材料的不同产地、运输方式及其价格变化规律。通过主要材料招标,选择高质低价的材料,积累数据掌握市场变化规律。

3、严格控制变更和签证

建立严格的设计变更和签证审批制度,杜绝不负责任的设计变更和“先干后变,后干后算”的情况。明确调整因素,合理分担风险,在合同中写明哪些物价波动可接受及其波动范围。

竣工决算阶段

1、完善竣工结算资料收集

工程竣工后的结算审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环。做好工程计量、计价依据、签证及会议纪要等结算资料的归集整理,为竣工结算审计创造条件。

2、合理承担风险

在结算中采用调值公式,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合理的风险分担。双方应在合同条款中约定调整因素,明确哪些物价波动可以接受及其波动幅度,确保公平公正的风险分配。

53 2,025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 纠错/举报 原创文章未经造价通授权许可,请勿转载
下一篇:

今日材价行情

市场价 信息价 综合价 历史询价

精品资料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三超”现象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三超”现象

162KB 下载
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134KB 下载

如何在竣工结算审查中控制工程造价

7KB 下载

如何科学控制工程造价

97KB 下载
精选 推荐
免费服务热线: 400-823-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