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摘自“十五五”规划建议
初冬,暖阳普照,福建省福州市思儿亭互通立交桥下的口袋公园,几位老人坐在环状花坛式坐凳上闲聊,孩子们在奔跑嬉戏。彩绘的茉莉花在桥墩上绽放,与周边绿意相映成趣。
城市立交桥下、街角闲置地里,曾经不起眼的边边角角,变成了一座座精致的口袋公园。“休闲锻炼,交友下棋,这些利用桥下空间打造的口袋公园,细节里透着暖心。”市民郑浩说。
“十四五”时期,福州市新建口袋公园381个。散落在城市角落的“方寸之美”,串起一道道绿意盎然的风景线,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百姓的生活日常。
立交桥下的空间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光照不足、水土易流失,绿植长期长势不良。如何改造利用?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智慧。
在相关部门协同创新下,桥下空间和桥下绿地整合利用、整体改造的思路逐渐清晰:清理规整绿植,铺上,并面向人行道方向增设出入口和环状花坛式坐凳;在一些立交桥下,口袋公园还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打造“雨水花园”,将立交桥下排水接入旱溪景观,节约养护成本的同时,兼具生态功能……“精心‘打扮’下,原本阳光不足的城市边角地带焕然一新。”福州市园林中心工作人员说。
桥下空间利用得当,共享草坪也在增强市民幸福感。
在福州乌龙江公园,宽阔草坪上,露营的人们悠然自得。“很惬意!我经常带着小朋友过来。”市民姬女士笑着说。据了解,福州市目前开放了35处共享草坪,园林部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不同人群需求,提供更多适儿化配套、适老化设施以及户外休息区,提升群众幸福感。
作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在口袋公园建设中,福州市注重融合绿地周边区域名人故事、民俗传统和文化特色,将历史文化、美学体验、生态园林融为一体。在晋安区松山文化园口袋公园中,两棵古榕树亭亭如盖,一旁设置的“榕影亭”,既能遮阳,又成为展陈非遗文化的活动场地。公园四周,则以福州特色的“”组成文化矮墙,植入描述后屿线面等非遗传统技艺内容,让小公园成为传承城市基因的活态展厅。
除了休闲娱乐,口袋公园还逐渐成为市民乐享绿色生活、践行环保理念的重要舞台。
手机上轻点“园林公益”平台小程序,市民严江使用自己的“园林积分”成功兑换了一盆绿萝和一把小花铲。在福州市,市民通过参与各公园组织的园区志愿服务等活动来获得“园林积分”,积分不仅能免费换取各类绿植及园艺工具,还能免费兑换福州市动物园等景区门票。
此外,“园林公益”平台也为市民和园林部门之间搭建了便捷沟通的桥梁。
原来,在南江滨生态公园建设过程中,市园林中心收到了一些建议:比如,在园区内增加亲子游乐设施。通过实地调研,园林部门认为该建议可行,立即形成项目清单付诸实施。如今,南江滨生态公园的金沙飞舞区域成为小朋友们争相打卡的游乐区。“市民的需求获得及时反馈,公园项目建设得到精准改善,双方形成良性循环。”福州市园林中心工作人员说。
从立交桥下的精致花园到街角巷尾的“金角银边”,从传承历史的摩崖题刻到智慧便民的休闲空间,口袋公园已成为城市生态画卷上的点睛之笔。目前,福州市现有各类公园超1500个、城市绿道超1300公里,平均每人拥有15.97平方米的公园绿地。
今日福州,“绿色福利”全民共享,“绿色家底”越来越厚。
摘自 《人民日报》 2025.11.17 记者 刘晓宇
根据《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58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细则》(以下简称《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现就实行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分类管理,对一般项目采取告知承诺制备案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工程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