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漏了、楼道灯坏了,你会找谁解决?过去,跑社区、找相关部门,层层上报、等待处理,没几天时间根本解决不了。如今,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峡山口街道团和社区,居民有了更高效的选择:通过“邻里一家亲”平台一键反映,或直接联系身边的网格员、楼栋长,问题很快就能在“格”内化解。这就是“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带来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萍乡市全力推进团和社区等8个省级“好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作为试点社区,团和社区正通过“问需于民”梳理14条需求清单、“问计于单位”制定对应项目,以组织创新、资源整合、服务升级为抓手,构建“组织扎根网格、服务送抵门口、难题协同化解”新格局,推动社区从“有”向“好”跨越,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温度、有活力、有韧性的幸福家园。
党建引领 织密“一格共治”服务网
在团和社区,一张精细化的服务网络正在有效运转。社区创新构建“多格合一社会治理综合体”,整合党小组长、组长、邻长及志愿者等40余人力量,组建起集巡逻、调解、应急、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志愿服务队伍。
“我们建立了‘网格长+组长+邻长’三级服务体系,将48名党员划分至2个网格。”社区负责人介绍说,这种“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联中融”的模式已累计解决居民实际问题100余件,推动基层党组织从“管理者”向“服务枢纽”转变。
安全是社区治理的基石。记者了解到,社区计划推进一系列改造工程:10栋住宅改造、漏水及开裂整治、17栋住宅老化落水管更新、8处消防通道堵塞专项整治……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将进一步筑牢社区的安全防线。
智慧赋能 打造“公共服务”微平台
民意收集、事务办理、服务预约……依托“邻里一家亲”信息化平台,团和社区打造了“居民点单、网格接单、组织办单”的闭环管理系统。这个数字化平台与“社区—网格—楼栋”三级党群服务网络深度融合,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实现“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化解”。
在智慧安防建设方面,社区为居民楼栋补充了智慧安防设施。不仅提升了服务响应速度与精度,更夯实了社区数字化治理的基础。
空间焕活 构建“舒适便捷”生活圈
走在团和社区,记者注意到曾经的荒废空地已变成健身广场与文化区,闲置用房被升级为集成网格驿站、共享物业服务等12项功能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站。这种“闲置资源换新计划”吸引了许多居民参与,实现了“低效空间”的高效利用。
社区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成雨污水分流、改造、安防升级等工程,同步增设停车位、等便民设施。值得关注的是,社区还完善了楼栋无障碍扶手,更新了钢城公园健身器材,引入第三方运营优化老年人助餐服务,构建起一个“舒适便捷”的生活圈。
多方合力 凝聚“共享物业”共同体
面对无物业管理小区治理难题,团和社区创新建立“党建+网格+物业”联席会议机制,打造“共享物业服务中心”,整合业委会、老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提供基础服务、爱心帮扶等4类服务。
2024年7月启动的“红色物业”升级行动成效显著。社区组建的“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推出磨刀等20余项便民服务,通过“平台点单—志愿接单—积分兑换”形成良性循环。截至目前,“红色管家”已解决楼道照明、门锁修理等难题67件,惠及居民300余人(次),公共设施维护有效率达90%。
从党建引领到智慧赋能,从空间焕活到服务共享,团和社区始终以群众需求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驱动,将居民的“急难愁盼”转化为“满意答卷”。这个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社区焕发崭新生命力:老旧小区改造切实改善了居住环境,“红色管家”有效解决了民生琐事,便民设施显著提升了生活品质,文娱活动有力凝聚了社区活力……
据了解,团和社区将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现代化社区为目标,持续以党建聚合力、以智慧提效能、以服务暖民心,让“善治共享”的幸福底色愈发鲜亮,让居民在家门口尽享美好生活。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5.11.17 记者 杨梦晗
根据《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58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细则》(以下简称《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现就实行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分类管理,对一般项目采取告知承诺制备案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工程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