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三百多名路长点长严格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
枝江精细化更新织密民生“幸福网”
近日,随着“慢娃儿”生活广场升级改造项目的完工,枝江市又一处小微空间以崭新姿态融入市民生活。这一变化不仅是城市角落的美丽蜕变,更是枝江深入推进城市更新、精准回应民生需求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胜利路街区,参加晨练的退休教师刘女士感慨道:“以前这里车辆乱停、环境杂乱,现在成了散步健身的首选地。”该街区通过系统改造,新增了2处休闲广场,改造人行道3800平方米,并增设了15套健身器材,惠及周边2000余户居民。同样,沿江大道街区也新增了3处观景平台和40张休闲座椅,成为市民欣赏江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为确保这些焕新空间能够持续惠民,枝江市城管部门推行“工程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在3个美丽街区同步实施“双路长+点长”制,配备了360名路长点长,严格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负责人表示:“从项目开工到后期管理,整个过程都有专人负责,我们很放心。”这种模式有效避免了“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保障了街区环境品质的长期在线。
城市更新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枝江通过“周走访、月共商”机制,广泛倾听民声、汇聚民智。“我们提出的增设电动车充电桩的建议被采纳后,小区飞线充电问题彻底解决了。”丹阳社区居民李先生说。据统计,3个街区已累计召开居民议事会28场,收集建议126条,成功解决问题89个,商户和居民支持率均超过95%。
文化元素的注入,则为这些小微空间提升了品质,注入了灵魂。在胜利路经营文创店的王小红女士对融入枝江版画元素的街景赞赏有加:“这些设计让整个街区更有品位。”设计团队深入挖掘本地文化,精心打造了“枝江记忆匣子”“深圳路美食街”等12处特色景观节点,并通过“一店一策”改造商铺350余家,促进了业态创新升级,塑造出独具魅力的街区文化IP。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个美丽街区改造后,居民满意度达94%,空间使用率提升45%,商户营业额平均增长35%。(王平)
来源:三峡日报(2025年11月18日04版)
根据《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58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细则》(以下简称《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现就实行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分类管理,对一般项目采取告知承诺制备案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工程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