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城市管理局聚焦“城区公共空间不足、环境品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坚持“见缝插绿、视觉美化”双轮驱动,通过精细化、人性化的设计手法,将闲置空地、道路边角地等城市“微空间”转变为功能复合、文化彰显的活力场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更新理念,探索出“市级指导、区级落实”的共同治理模式,扎实推动城市更新工作迈向深入。
见缝插绿,打造居民身边的“口袋公园”
按照“因地制宜、功能复合”原则,充分利用闲置空地、道路边角地等城市“微空间”实施改造。针对不同区位、不同规模的空间特点,采取差异化改造策略,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绿色空间体系,先后建成7处“口袋公园”。
系统性改造消极空间。如府南街与五屯路路口“清风园”,将原被围挡遮蔽的区域转化为开阔的绿色空间,配备彩色步道、错落绿植及休闲设施,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嬉戏的核心场所。这种改造模式不仅提升了空间利用率,更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全龄友好型功能设计。改造后的小微空间注重满足不同群体需求:设置平整彩色步道供老人锻炼、儿童玩耍;配备造型独特的实木与金属材质休闲座椅,并安装感应照明灯提升夜间安全性;公园还融入“城市驿站”,提供饮水机、空调、医药箱等便民设施,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休息场所。这种人性化设计充分体现了城市温度。
生态与文化融合共生。通过保留原生植被、增补开花植物等方式,营造“抬头见绿、低头有花”的生态景观;在公园围墙绘制二十四节气彩绘,既美化环境,又传递传统文化内涵。这种融合设计不仅提升了空间品质,更增强了文化认同感。
视觉美化,功能与颜值兼具的“城市插画”
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打造精品”的要求,对老旧街区沿街立面进行系统美化提升,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示范街区。
改造老旧街区。遵循“一街一特色、一路一风格”原则,保障街区协调性发展,突出各个路段特色。
治理沿街外立面。结合不同区域发展定位,对道路两侧围墙、楼体进行美化。重点打造丹阳路工业发展风、刘善人街传统文化故事风、长江路、人民路、高速口等牡丹文化彩绘墙,形成了靓丽风景线,累计彩绘墙体11.5万平方米。
美化空调外机。根据不同墙体颜色搭配牡丹花为主要元素的空调隔栅,对沿街空调外机栅栏进行美化,形成统一协调美观的视觉效果,累计安装空调外机外罩2210个。
彩绘市政特色箱体。按照“小箱体、大承载”和“一处一主题、一路一特色”理念,以牡丹文化、戏曲武术、航天航空等为主要元素,采用3D彩绘技术,完成1368个箱体的艺术彩绘和基础底座刷漆复新,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强了市民的乡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2023年10月以来,菏泽市主城区制定了2024-2028年改造工作计划,牡丹区、鲁西新区分步对辖区小微空间实施改造更新。截至目前,共改造沿街墙体立面77.27万平方米,修复路面设施43.3万平方米,提升绿化56.46万平方米。
“微改造、精提升”。菏泽市在有限空间内做足文章,实现了城市空间的精细化治理和品质化提升,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环境品质、休闲配套等问题,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摘自 建筑杂志社公众号 2025.11.04 山东省菏泽市城市管理局 周新凯 菏泽鲁西新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办公室 赵晓飞
根据《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58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细则》(以下简称《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现就实行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分类管理,对一般项目采取告知承诺制备案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工程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