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记者从襄阳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底,该市清河路涵洞等3处暴雨排涝通道及民主路等21处渍涝点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切实回应了市民对安全出行的诉求。
增强城市防涝排渍能力,是今年市政府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此前,襄阳市部分区域因地势、等原因,每逢强降雨便易出现积水。其中,樊城前进路片区的丹江路、清河路涵洞地势较低,积水问题尤为突出。对此,住房和城市更新部门在丹江路涵洞北侧新建双排直径400毫米的,同时,市市政管理处为该区域新增一条排水通道,极端天气下,若前进路雨水增多,可将雨水导向丹江路迎旭门泵站,有效为前进路“减负”。
襄城檀溪路与复聪路交叉口也是积水频发点。由于复聪路管线复杂,道路狭窄,施工难度较大。市政部门经专家论证后,将应急排涝通道移至青龙庙路及琵琶山路,既破解了施工难题,又从根本上解决了该交叉口及青龙庙路、琵琶山路的积水顽疾。此外,襄城梅园路此前因部分路段未修通,雨水无法顺利流向孙家巷泵站,遇暴雨天气易积水,此次改造后管网实现顺利贯通,保障了居民出行安全。
据了解,除上述3处排涝通道改造外,护城河、前进路等六大片区的21处渍涝点也同步完成改造。
目前,虽然襄阳市排水防涝能力已显著提升,但受地势等客观因素影响,仍有部分路段存在积水隐患。下一步,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将以为单元,系统谋划片区管网与泵站升级改造工作,持续提升城市排水防涝水平,进一步减少积水和内涝问题,为市民营造更安全的出行环境。(沈明晶、付梦婕、李洋、谭小龙)
来源:襄阳日报(2025年9月12日第02版)
根据《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58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细则》(以下简称《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现就实行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分类管理,对一般项目采取告知承诺制备案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工程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