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浙江省嘉兴市组织开展了无障碍环境实地体验活动,邀请20余位残疾人代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施进行“用户视角”的全面检验。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多元群体的参与,精准发现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短板,为后续改造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城市无障碍建设向标准化、人性化方向迈进。
近日,浙江省嘉兴市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无障碍环境实地体验活动。20余位残疾人代表深入城市公共建筑、道路、居住小区等重点区域,围绕出入口坡道、盲道指引、电梯使用等细节设施,以“用户视角”对无障碍环境的适用性、标准化和人性化程度进行了全面检验。
这一活动不仅是对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成果的一次“体检”,更是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通过让残障人士亲身体验并提出意见建议,相关部门能够更准确地掌握无障碍设施在实际使用中的问题,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改进方案。
在笔者看来,开展无障碍环境体验活动,是提升城市无障碍建设水平的有效路径。首先,通过精心组织涵盖残疾人、老年人等不同群体的体验团队,能够汇聚多元智慧,全面收集群众对无障碍环境的真实需求。残疾人群体对无障碍设施的设计缺陷感知尤为敏锐,例如轮椅使用者能直观判断坡道坡度是否合理、通道宽度是否达标;老年人则能从日常使用角度反馈休息座椅的布局、地面防滑性能等细节问题。
其次,体验场景应实现城市空间的全覆盖,包括交通枢纽、公共建筑、居住小区和城市道路等。在交通枢纽,重点检验无障碍通道的连贯性、电梯与卫生间的使用便捷性;在公共建筑中,关注出入口坡道、室内扶手、无障碍标识等设计是否规范;在居住小区,检查无障碍停车位是否充足、楼内通道是否畅通;在城市道路上,盲道是否被占用、缘石坡道是否符合规范等问题成为关注重点。
此外,依据群众反馈进行精准改造是提升无障碍环境质量的关键。针对体验者反馈的公共建筑标识混乱、小区无障碍通行受阻等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快构建统一、清晰的无障碍标识系统,将文字、图形和盲文有机结合,提升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同时,对小区道路进行平整和防滑处理,确保无障碍通道畅通无阻,消除安全隐患。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持续推进,嘉兴市正逐步完善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努力打造一个公平、便捷、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让每一位居民,无论其身体条件如何,都能平等地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