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而模具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用的模具钢。正确选择适合特定应用场合的模具钢,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显著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而模具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用的模具钢。正确选择适合特定应用场合的模具钢,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显著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常见模具钢类型及其特点
1、冷作模具钢
主要用于制造在常温下工作的模具,如冲裁模、拉深模等。这类模具钢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典型代表有Cr12MoV、SKD11等。
2、热作模具钢
适用于制造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模具,如压铸模、热锻模等。这类模具钢应具备良好的高温强度和抗热疲劳性能,典型牌号有H13、8407等。
3、塑料模具钢
专门用于制造塑料成型模具,需具备较好的耐蚀性和抛光性。典型牌号有P20、NAK80等。
模具钢如何选?
一、工作条件要求
1、耐磨性
耐磨性是模具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坯料在模具型腔内塑性变形时,会沿型腔表面产生流动和滑动,导致剧烈摩擦。这种摩擦会使模具表面逐渐磨损,最终失效。因此,提高模具钢的耐磨性至关重要。
硬度:硬度是影响耐磨性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模具零件的硬度越高,磨损量越小,耐磨性也越好。
碳化物分布:除了硬度外,材料中的碳化物种类、数量、形态、大小及分布也会影响耐磨性。理想的碳化物分布应均匀且细小,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整体耐磨性能。
2、强韧性
模具的工作环境往往非常恶劣,有时需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这可能导致脆性断裂。为防止模具在工作中突然断裂,必须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含碳量:模具的韧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含碳量。一般来说,含碳量适中的材料韧性较好。
晶粒度及组织状态:晶粒度越细,材料的韧性越高;合理的组织状态也有助于提升材料的韧性。
3、疲劳断裂性能
模具在长期循环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疲劳断裂。疲劳断裂的形式包括小能量多次冲击疲劳断裂、拉伸疲劳断裂、接触疲劳断裂及弯曲疲劳断裂等。为了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必须提高其疲劳断裂性能。
强度、韧性、硬度: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模具的疲劳断裂性能。高强度、高韧性和适当的硬度可以显著提高模具的抗疲劳能力。
夹杂物含量:减少材料中的夹杂物含量也有助于提升疲劳断裂性能。
4、高温性能
当模具的工作温度较高时,钢材的硬度和强度会下降,从而导致模具早期磨损或塑性变形失效。因此,模具材料应具备较高的抗回火稳定性,以确保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硬度和强度。
5、耐冷热疲劳性能
某些模具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反复加热和冷却,这会导致型腔表面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进而引发龟裂和剥落现象。这类模具应具有较高的耐冷热疲劳性能,以防止因冷热交替而失效。
6、耐蚀性
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模具(如塑料模),由于塑料中含有氯、氟等元素,在受热后会分解释出HCl、HF等强腐蚀性气体,侵蚀模具型腔表面,增加其粗糙度并加速磨损。因此,这类模具应具备良好的耐蚀性。
二、工艺性能要求
1、可锻性
良好的可锻性意味着材料具有较低的热锻变形抗力,塑性好,锻造温度范围宽,且不易出现锻裂、冷裂及析出网状碳化物的现象。
2、退火工艺性
球化退火温度范围宽,退火硬度低且波动范围小,球化率高的材料更有利于后续加工和使用。
3、切削加工性
好的切削加工性表现为切削用量大,刀具损耗低,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低。这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4、淬硬性与淬透性
淬硬性指的是材料在淬火后能够达到的最高硬度,而淬透性则表示材料在淬火过程中获得马氏体组织的能力。两者均对模具的最终性能有重要影响。
5、可磨削性
良好的可磨削性意味着材料易于进行精密磨削加工,可以获得高精度的表面质量。
三、经济性要求
1、材料价格:根据项目预算选择适合的材料等级。
2、加工成本:考虑材料的加工难度及其对加工设备和工具的影响。
3、维护费用:优质材料虽然初始投资较高,但往往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护成本。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