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河南省平顶山市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截至目前已加装145部,34部在建、309部待启动。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机制,提升居民支持率,破解加梯难题,并打造“四位一体”产业生态,推动本土就业与民生改善协同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平顶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以城市更新为抓手,遵循“政府引导、业主自愿、属地管理、规范安全”原则,推进既有住宅电梯增设工作。截至目前,市区已加装电梯145部,34部在建、309部待启动,不仅破解了居民出行难题,更探索出一条民生与发展双赢的新路径。
问需于民听民声
作为全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小区之一,供应处家属院老年住户占比高达47%。相关部门启动“民情大走访”,向1124户居民发放问卷,收集到900余份加梯诉求,基于此形成“五个一”精准施策机制——建立一本加梯需求台账,清晰记录居民需求;绘制一张民意热力图,直观呈现各区域需求分布;召开一轮群众恳谈会,面对面倾听居民心声;组建一支党员先锋队,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制定一套攻坚路线图,明确加梯工作步骤。
针对意见难统一的问题,新程街社区创新推出“三色管理法”,即用绿色标注全力支持户、黄色标注观望户、红色标注反对户。社区干部与党员志愿者组成“扫楼小分队”,对反对户开展“每日三上门”行动——清晨送报传递关怀,中午闲聊拉近距离,晚间谈心倾听诉求,最终群众支持率从70%提升至92%。
问计于民聚民智
“这个设计方案既美观又实用,解决了我们对采光通风的顾虑。”看着公示的设计方案,22号楼住户王女士竖起了大拇指。
新华区创造性提出“三统三分”工作法,统一规划设计,确保整体风格协调;统一基础施工,保障工程质量;统一质量监管,严格把控施工标准。同时,分层协商议事,让不同楼层居民充分表达意见;分类制定方案,满足多样化需求;分步推进实施,稳步开展加梯工作。特别是遵循“六个最优”设计原则——平层入户最优、公共空间最优、环境影响最小、成本控制最优、内部空间最优、维保服务最优,让居民吃下“定心丸”。
问效于民解民忧
针对加梯过程中的“最后1米”难题,新华区构建起“三维调解”体系,包括设立“加梯群众工作室”,促进邻里之间协商解决问题;组建“银发调解队”,凭借丰富经验化解历史积怨;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借助专业力量破解法律困局。
同时,通过常态化“圆桌会议”化解58起采光、噪音纠纷,施工期间推行的贴心服务也赢得一致好评。
产业赋能惠民生
新华区紧抓加梯产业发展机遇,打造“四位一体”产业生态:引进杭州西奥建设003号装配中心,实现90%部件工厂预装;落地全省首个加梯部件生产车间,构建起“研发—生产—安装—维保”全产业链;建立智慧运维中心,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4523部电梯运行状况;培育本土企业,带动3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平顶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洪涛表示,将持续深化“共同缔造+产业加持”模式,以加装电梯工程为重要支点,推动老旧小区实现规划、建设、管理全维度升级,让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文章摘自:中国建设报 作者:朱焱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