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安徽省宣城市通过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开展靶向检查和推进“智慧监管”等举措,全面规范建筑工地动火作业行为,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目前已覆盖65个在建项目,整改隐患30余项,有效提升施工现场本质安全水平。
在施工现场,飞散的火花、熔融金属以及熔渣颗粒等动火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针对这一问题,安徽省宣城市自今年年初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规范施工现场电气焊等动火作业行为,通过推动重点场所全链条、全环节、数字化监管,有效预防和降低动火作业安全风险,确保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标,宣城市出台了《房屋市政工程动火作业安全操作指南》,该指南结合了建筑施工的特点,细化并规范了施工现场动火作业的操作流程,为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指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够显著降低动火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与此同时,宣城市还组织专业队伍深入各个在建建筑工地,制定详细的对照检查要点清单,对每个项目进行逐项检查销号,重点关注动火作业审批、持证上岗情况及防护设施配备等关键环节,确保每一次动火作业都有相应的影像资料记录,做到有据可查。
截至目前,宣城市已完成了65个在建房屋市政工程的安全检查,排查并督促整改了30多个与电气焊及其他形式动火作业相关的安全隐患。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宣城市采用了先进的“智慧监管”技术,为电焊机加装芯片并接入物联网,实现了“让有证的电焊工扫码开机,无证的电焊工开不了机”的目标。这种“加芯赋码”的方式是电气焊作业向“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转变的重要一步,依托于一个集成的数据平台,实现了全过程的监管责任落实,严格把控电气焊作业的源头关,从根本上杜绝了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违章操作的可能性。
通过实施这些综合性的措施,宣城市不仅提高了建筑工地的整体安全性,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在保障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建筑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体现了政府对于安全生产红线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承诺。未来,宣城市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水平,努力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