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多地城管部门利用智能检测设备为桥梁建立“健康档案”,通过24小时监测、定期“体检”和“微创手术”等方式,精准排查和修复病害,保障桥梁安全。这一做法延长了桥梁使用寿命,确保了行车安全,实现了城市运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测。
人们常说,公路三分靠修,七分靠养。桥梁也是一样。近年来,多地城管部门运用技术手段精准标记病害位置,全面建立桥梁“健康档案”,为市民织密出行安全网。
智慧“体检” 及时排查毫米级病害
受环境和人为等外界因素影响,随着材料自身性能的不断退化,公路桥梁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这不仅会影响行车安全,更会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缩短。由此,开展桥梁体检便成为守护城市安全的关键一环。
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部分桥梁上安装了小小的智能检测设备,别看它们身形娇小,功能却不简单。“布设这些设备是为了给桥梁做‘数字化体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城管部门搭建了桥梁结构安全健康监测平台,实现对公路桥梁综合性、全方位、系统性的24小时不间断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桥梁运行安全。
公路桥梁安全监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安全健康监测平台有别于传统的人工巡检,它利用现代传感测试、信号分析、远程智能控制、计算机技术、损伤识别、结构安全评定等多种技术,让桥梁维护人员能够对公路桥梁结构各种关键状态参数、指标进行长期、适时、系统性监测。在日常巡检、定期检测中,输出电子监测报告,形成长期的追踪数据。通过布设的监测设备,能够实现高精度检测。检测频率高、精度高、可靠度高,是它的优势所在。在监测平台,工作人员可实时动态、准确、全局地收集汇总公路桥梁存在问题、养护记录和预测分析数据等,为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让公路桥梁安全得到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测,实现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置,助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桥梁是城市家具,需要用心维护,不然就会“生病”。定期对它们进行“体检”,有效维护桥梁附属设施可以极大延长桥体使用寿命,保障行车安全。在江西省丰城市,检测人员站在登高车上,利用专业设备,对桥梁主要构件和外观进行全方面检测,科学评测桥梁健康状况和承载能力。
“我们聘请专业检测团队,运用无人机航拍、超声波探伤仪、裂缝观测仪等先进设备,实现对桥梁的全方位‘体检’。检测团队依据《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分级评估,重点排查D级(差)、E级(危险)桥梁,及时提出限载、封闭或维修建议,为桥梁的养护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市建立了市政桥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将剑邑大桥、紫云公跨桥、南门人行天桥等大小32座市政桥梁全部纳入台账中,各座桥梁的历次检测及隐患排查情况均能在台账中记录体现,为动态掌握桥梁情况提供了遵循。同时,结合各座桥梁的不同特性,建立起了检测管护“一桥一策”,每座桥均细分出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等关键节点,并针对斜拉索、支座、伸缩缝等易损构件制定了专项检测方案,确保桥梁检测管护无死角。同时,通过公众号、公告栏等渠道,及时公示桥梁检测结果及维护计划,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结合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限行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此次检测不仅排查新病害,还对以往修复的病害进行‘复查’。”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城管部门邀请专业桥梁检测队伍,采用高精度检测设备对星沙城区74座桥梁进行全面“体检”。
在香缇路大桥,检测人员手持平板电脑,指尖轻点,病害位置已被“智慧桥梁系统”精准定位并分类存档。“这套系统就像桥梁的‘电子病历’,不仅实时上传数据,还能按主梁、桥墩等构件分类,为后续维修提供精准导航。”检测人员介绍,裂缝测宽仪测量的0.1毫米级数据,都将通过云端直连“健康档案”。通过桥梁检测系统,工作人员可以随时上传检测图片,与往年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病害发展趋势,从而采取更科学的维修措施,提高管理效率。检测团队的“体检清单”涵盖多个方面,除了结构安全,还包括排水管堵塞、伸缩缝破损、护栏防撞性能等细节问题。“桥梁病害发展迅速,需从毫米级裂缝开始防控,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理。”检测人员指着一处刚标记的微小裂缝说。
“微创手术” 让桥梁安全、美观又耐用
在天津市,城管部门对部分“生病”的立交桥和跨海河桥梁进行“微创手术”,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作为南开、河西、西青三区交界的交通枢纽立交桥,中石油桥承载着大量车流。经过19年的使用,桥面及附属设施出现了老化现象。为了尽量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施工团队决定在夜间同时在4个点位进行分段施工,确保交通不受太大影响。“我们引入新技术、新材料,使工期缩短三分之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使用的水泥基材料已被新型油基材料替代,既提高了修复效果,又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
永乐桥连接河北区和红桥区,是市民日常通行的重要通道。自2007年建成以来,这座桥梁经历了多年的风雨侵蚀,桥面铺装破损,涂装表面开裂,亟待修复。施工团队对桥梁进行了全面修复,不仅更换了桥面和引路部分的,还对钢结构进行了除锈和涂装。相关负责人说:“此次施工采用了新工艺,桥面裂缝修补后,再涂刷,不仅增强了桥梁的耐用性,还使桥梁更加美观。”
道路巡查过程中,山西省运城市城管部门发现,部门高架桥存在老化、破损的现象。随即,一场整修行动拉开帷幕。
在学苑桥上,6名工作人员在安装新的桥梁防眩板。前面两人手持电动钻孔机,根据原定间距在分隔带顶部钻孔;中间两人根据钻孔位置,将准备好的防眩板摆放到位;后面两人用螺丝钉将防眩板固定在分隔带上。大家相互配合,默契十足,一套流程下来,一排崭新的绿色防眩板便重新竖立在分隔带上,远远望去,十分整齐美观。“在夜间行车时,防眩板能有效阻挡对向车辆前照灯的强光,降低因眩光导致的视觉疲劳和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防眩板有助于驾驶员及时发现道路上的障碍物、行人或其他车辆,其整齐排列的形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驾驶员的视线,提高驾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还对桥墩设施进行了精细化养护,并对破损路面进行了修复,还同步粉刷更换了道路上锈蚀的、等,切实治理各类道路安全隐患,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处于良好状态,让市民出行更加安全舒心。
摘自:中国建设报 作者:宗河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