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钢铁制造过程中,热轧钢和正火钢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然而,在焊接这些钢材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如热影响区脆化和裂纹问题。
在钢铁制造过程中,热轧钢和正火钢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然而,在焊接这些钢材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如热影响区脆化和裂纹问题。
一、热影响区脆化
1、过热区脆化
定义:过热区是指热影响区中熔合线附近母材加热到1100℃以上的区域,又称为粗晶区。由于该区温度高,奥氏体晶粒显著增大,导致性能变化。
原因:焊接热输入直接影响高温停留时间和冷却速度,进而影响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和稳定性。对于热轧钢,高焊接热输入会导致奥氏体晶粒严重增大,形成魏氏体组织及其他塑性低的混合组织,从而导致过热区脆化。
解决方法:采用适当低的焊接热输入来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及魏氏组织的出现,是防止过热区脆化的关键。例如,Q345(16Mn)钢焊接时应控制焊接热输入。
2、热应变脆化
定义:指钢在200℃~Ac1温度范围内,受到较大塑性变形后,出现断裂韧性明显下降的现象。
原因:研究表明,Q345(16Mn)和Q420(15MnVN)等钢均具有一定的热应变脆化倾向。
解决方法:焊后退火处理(约600℃)可以有效恢复材料的韧性。
二、裂纹问题
1、焊缝金属的热裂纹
原因:尽管热轧正火钢含碳量较低且含锰量较高,通常具有较好的抗热裂能力,但在材料成分不合格或有严重偏析的情况下,局部碳、硫含量偏高,可能导致热裂纹产生。
解决方法:控制母材和焊接材料中的碳、硫含量,减少熔合比,增大焊缝的成形系数,有助于防止焊缝金属产生热裂纹。
2、冷裂纹
原因:导致钢材产生焊接冷裂纹的主要因素包括钢材的淬硬倾向、焊缝的扩散氢含量和接头的拘束应力。一般认为碳当量CE<0.4%的钢材焊接时基本无淬硬倾向,焊接性良好。随着CE增加,淬硬倾向也随之增大。
解决方法:对于碳当量CE=0.4%~0.6%的钢,需采取一定预热措施才能避免冷裂纹的产生。对于CE在0.5%以上的钢,必须控制焊接热输入并采取预热和后热处理等工艺措施,以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提升焊接质量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
根据具体钢材的类型和厚度,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确保焊接热输入合理,避免过高的热输入导致过热区脆化。
2、严格控制焊接环境
在低温环境下进行焊接时,应注意保温措施,必要时进行预热处理,以减少冷裂纹的风险。
3、优化焊接工艺
使用先进的焊接技术,如激光焊接或电子束焊接,可以提高焊接精度和效率,同时减少焊接缺陷的发生。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