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建筑屋顶上,无人机按照预设时间自动启动升空,执行高空违章建筑巡查任务。“无人机替代了人力进行违建查找,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定位更加精准。”12月16日,武汉长江新区城管综合执法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城市管理中查处违建的工作效率。
在建筑屋顶上,无人机按照预设时间自动启动升空,执行高空违章建筑巡查任务。“无人机替代了人力进行违建查找,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定位更加精准。”12月16日,武汉长江新区城管综合执法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城市管理中查处违建的工作效率。
“无人机辅助违建巡查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但这次的应用具有独特的创新性。”长江新区城管综合执法局市容科负责人陈纲介绍,虽然武汉市各区的城管部门近年来开始尝试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和违建查处,但传统的方式多依赖人工操控,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难以覆盖全面、容易产生巡查盲区以及受操作员技能的影响等。此外,依靠人眼和经验判断违建点的方法也容易导致误判,从而影响查处效果。
今年,长江新区城管部门联合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共同推出了“无人机智能机场+云控智慧平台+AI智能识别”系统,并投入实际应用,构建了一个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于一体的新型违建监测体系。
上午10时左右,在武汉市测绘研究院长江新区分院办公楼的楼顶,一个无人机智能机场正在进行预热准备,在预定时间准时起飞执行巡查任务。与此同时,在长江新区城管综合执法局的一个办公室里,工作人员通过“云控智慧平台”实时监控无人机传回的影像数据。经过28分钟的飞行,无人机完成了既定航线的巡查,并返回智能机场。
田鹏,作为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控查违建场景应用项目的负责人,解释说:“我们设立了定时定线的无人机巡查机制,确保对区域内的违建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检查。”目前,长江新区已经部署了10个这样的无人机智能机场,针对区内易发违建的32个重点区域规划了11条巡查航线。每十天,无人机将自动沿着这些航线进行一次巡航,每次线路巡查可在30分钟内完成,覆盖半径达10公里范围。
该应用场景之所以能够实现高效准确的巡查,得益于无人机装备的高精度莱卡镜头,其分辨率可达0.2米,可以捕捉到地面上20厘米的细微变化,相比传统卫星遥感图像,精度提升了两倍以上。同时,AI智能识别技术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学习,可以从无人机拍摄的疑似违建图斑中精确识别出违建位置,减少了人为判断带来的误差。
自从采用了这套新的控查违建应用以来,原本需要近200人才能完成的违建巡查工作现在只需五六个人就能搞定,人力成本降低了90%以上,而违建点的判定准确性则提高了10倍。
目前,通过这项技术创新,长江新区已经确认了1517处疑似违建案例和53处已证实的违建。未来,这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
湖北省住建厅发布了《湖北省大掺量磷石膏市政道路基层技术应用导则》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磷石膏在市政道路基层的应用,推广磷石膏建材。导则涵盖总则、术语定义、基本规定、路基要求、混合料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等内容。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4年10月31日。
为规范物业管理区域内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改建、扩建工作,明确业主委员会、业主及第三方运营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局制定了《佛山市物业管理区域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建设管理指引》,经市司法局审查,现印发执行,请认真贯彻。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需积极探索并实践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