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推进本市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发展,规范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应用,提升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的工程品质和技术水平,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在实地总结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北京市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导则》。
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造方式,具有设计灵活、低碳节能、回收利用率高、建造施工快、抗震性能好、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优点,为推进本市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发展,规范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应用,提升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的工程品质和技术水平,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在实地总结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北京市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导则》。
《导则》包括十章40条内容以及4则附录,重点为全市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的设计、生产与运输、施工安装、驻厂监造、工程监理、质量验收及智能建造提供技术指导,既全面总结模块化建筑新型建造技术,又有效解决了模块化建造技术对传统工程质量验收体系的适应性问题,为推进我市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模块化产业生态体系中,智能制造装备、建筑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新成果得到进一步研发和应用;高强度钢材、高性能混凝土、环保装修材料、高性能隔热保温隔音材料、轻质高强材料、复合材料、防火与耐腐蚀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得以创新发展;智能家居实现系统性集成,可跨界与头部科技企业及智能家具、集成卫浴、水电消防等系列产品的场景化组合联动合作;BIM技术和协同设计、数字工厂、供应链智慧管理、智慧工地、云计算、VR、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应用,是对传统建筑模式的革命性变革。
以模块化建筑为代表的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生动案例,我市首个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桦皮厂8号楼危旧房改建项目,通过“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进行“原拆原建”改造,使用55个混凝土模块单元,在工厂内集成生产、现场快速安装,仅用时三个月就实现老旧楼房“换新颜”。该项目通过优化户型设计,将原砖墙承重转化为钢筋混凝土墙体,不仅提升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也进一步增加了户内面积。项目建造过程中采用合理退线、管井外移、双层楼板、装配式装修、一体化保温、门窗一体化反打等技术提高了百姓的居住体验。《导则》的出台,将有利于为更多城市更新项目提供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指导,用科技创新的方式把“老房子”变成“好房子”。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推广以模块化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造方式,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助力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并焕发新的生命力,努力建设高品质“好房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附件:北京市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导则.docx
https://zjw.beijing.gov.cn/bjjs/gcjs/zlhaqgl/zcwj/gczlglwj/543453440/2024111817281933500.docx
湖北省住建厅发布了《湖北省大掺量磷石膏市政道路基层技术应用导则》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磷石膏在市政道路基层的应用,推广磷石膏建材。导则涵盖总则、术语定义、基本规定、路基要求、混合料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等内容。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4年10月31日。
为规范物业管理区域内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改建、扩建工作,明确业主委员会、业主及第三方运营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局制定了《佛山市物业管理区域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建设管理指引》,经市司法局审查,现印发执行,请认真贯彻。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需积极探索并实践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