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广州市发布了关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技术规范,旨在全面覆盖从项目启动到最终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前期的技术评估与方案设计、中期的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以及后期的使用管理等方面,致力于建立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标准体系。

广州市发布了关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技术规范,旨在全面覆盖从项目启动到最终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前期的技术评估与方案设计、中期的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以及后期的使用管理等方面,致力于建立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标准体系。
该规范强调,在不增加加装电梯难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安全标准的要求,以解决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无障碍出行问题。规范还针对特定场景如临近道路加装电梯、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以及住宅综合楼加装电梯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期形成符合广州本地特点的标准框架。
规范中指出,根据现有住宅的具体状况和居民的实际需求,优先考虑采用平层停靠的方式。这意味着电梯到达的每一层都与住宅楼的楼层高度相匹配,从而实现从电梯直接进入住户,无需再上下楼梯,极大地方便了行动不便的人群。
此外,规范明确规定,加装电梯不应侵占现有的城市道路,包括各级别道路。如果规划中的道路暂时无法实施,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到现状道路的使用情况和未来规划的可行性。对于在居住区内部加装电梯的情况,必须确保不会减少原有的通行空间;即使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占用部分道路,也要保证剩余的空间能够满足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至少1.5米宽),或者机动车通行(至少3米宽),并且作为消防通道时,宽度不得低于4米。
规范还提到,电梯的出入口应避免直接面向车辆通行的道路,以确保行人安全。如果因为环境限制必须如此设置,则应在电梯与车行道之间设立防护措施,并在道路上设置警示标志和减速带。
针对与相邻建筑物的距离,规范要求,加装的电梯井道或连接走廊与既有住宅或邻近住宅的主要生活区域窗户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应少于4米,以减少对邻居日常生活的影响。
规范还推荐安装具备自动报警功能的AI物联网监控系统和紧急外线电话,并配置停电时能自动平层自救的装置,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练,以提升电梯的安全性能和服务质量。
自2010年以来,广州市一直在积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工作,截至2024年9月,已批准加装电梯18005台,其中15190台已经完成建设,惠及超过一百万居民。据统计,广州全市还有大约10万栋旧住宅有待加装电梯,这些住宅大多位于市中心区域,居住者以老年人为主,因此对加装电梯的需求非常迫切。此次规范的出台,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快这一进程,使更多的老城区居民能够享受到电梯带来的便捷生活。
根据《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58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细则》(以下简称《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现就实行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分类管理,对一般项目采取告知承诺制备案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工程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适老建筑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首届适老科技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