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7月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交流暨项目现场观摩会上获悉,当前重庆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已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4700万平米,今年上半年开工的建筑中装配式建筑应用比例达30%。
7月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交流暨项目现场观摩会上获悉,当前重庆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已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4700万平米,今年上半年开工的建筑中装配式建筑应用比例达30%。
近年来,重庆加速推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在“工业化”方面,重庆以装配式建筑为重点,建筑和市政、主体和装修同步,全面推进建筑工业化,被住建部批准为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在“数字化”方面,重庆建成统一云平台和行业大数据中心,初步形成了CIM数据底座服务能力,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70%。
在“绿色化”方面,重庆累计实施高星级绿色建筑近3500万平方米,发展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超1亿平方米、集中连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1500万平方米。
记者在位于南岸区的长嘉外滩·国瑞麓林府看到,该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二星标准打造。在研发设计中,所有户型均带有6.6米挑高的空中花园,实现户户前庭后院、家家有花园;在建造过程中,广泛应用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有效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运输、吊装成本,提升抗震性;在装修中,无机装配式墙板的使用有效避免开裂脱落烦恼、告别甲醛异味与霉斑粉尘。
此外,广阳湾珊瑚中学也是重庆高装配率、绿色生态建筑项目的典型代表。其主体结构使用钢结构框架、钢筋桁架楼承板,墙体选用自保温高精度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装修采用保温隔声部件、饰面薄贴工艺,装配率达到了81%以上,有效实现绿色低碳。
据南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南岸已经完成100余万方装配式建筑、300余万方绿色建筑建设,助推8个智能建造技术应用项目、24个装配式建筑项目落地实施。
记者从会上获悉,未来,重庆将不断扩大装配式建筑实施比例,优化技术工艺推广标准化设计,深化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扩大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大力打造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以“水空调”为重点集中连片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推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级标准,确立了从重大风险到低风险四个级别的安全管控措施,并要求根据不同风险级别实施差异化的巡查频次与提级监管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近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2023年全省建筑工业化工作要点》,提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坚持创新改革开放,着力提升装配式建造品质,为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点提出十大任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2〕10号)要求,规范房屋安全鉴定行为,加强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及时消除房屋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