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渗透塘适用于集水面积较大且具有一定用地空间的场地。
5.5ⅵ 渗透塘
5.5.35 渗透塘适用于集水面积较大且具有一定用地空间的场地。
5.5.36 雨水径流进入渗透塘前应设置沉砂池、前置塘等预处理设施,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并减缓流速。
5.5.37 渗透塘不宜设置在地表坡度大于2%的场地。
5.5.38 边坡比不宜大于1: 3,塘底至溢流水位不宜小于0.6m。
5.5.39 渗透塘长宽比宜为2:1~3:1。
5.5.40 渗透塘底部构造宜为200-300mm的种植土及300-500mm的过滤介质层。
5.5.41 渗透塘的排空时间宜为48~72小时。
5.5.42 渗透塘应设溢流设施,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排涝除险径流排放系统合理衔接。
5.5.43 在设计渗透塘深度时应考虑安全隐患,塘深不宜过大并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牌。
ⅶ 湿塘
5.5.44 应设置前置塘对雨水径流进行预处理,在进水口和溢流出水口处设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
5.5.45 湿塘的长宽比宜大于2:1,深度宜大于0.9m。
5.5.46 湿塘需维持一定景观水深,底层土壤的渗透系数宜小于10-6m/s。
5.5.47 湿塘应设溢流设施,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排涝除险径流排放系统合理衔接。
5.5.48 湿塘的安全超高不应小于0.3m,调节水量应在24小时内排空。
5.5.49 湿塘内应根据水深不同种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
ⅷ 调节塘
5.5.50调节塘一般用于流域径流雨水的削峰、调蓄。调节塘应设置前置塘对雨水径流进行预处理,进水口处应设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
5.5.51 应设置前置塘对雨水径流进行预处理。
5.5.52 调节区深度宜为0.6~3m。塘底可渗透时,距离地下常水位不宜小于0.6m,距离建筑物基础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
5.5.53 出水设施宜设置为多级出水口形式。出水设施设计可结合景观设计,形成可视化景观。
为推动全市旧村庄全面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根据《广东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现决定继续实施《广州市旧村庄全面改造成本核算办法》(穗建规字〔2019〕13号),有效期至2029年10月30日,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反映。
我司联合广州地铁集团的 “数据要素赋能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投资决策与成本管控”参赛项目在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并晋级国赛。
低压碳钢弯头是一种常见的管道配件,主要用于改变管道的走向。它以碳钢为主要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高温和耐高压性能,因此在工业管道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